一对夫妻被控在本地提供非法短期出租服务并从中牟利,两人认罪后被罚款。(iStock)
作者 王震宇
全球短租共享平台巨头爱彼迎(Airbnb)上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让该公司一度登上热搜。
时隔一周,它又出现在新闻里。只不过这回是给所有新加坡人上了“昂贵”的一课,也让国外读者了解到我国严苛的房屋条例,一旦违法就得付出惨痛代价。
短租共享平台巨头爱彼迎。(法新社)
周一(30日),一对夫妻曾财运(57岁)和赵婧(43岁)被控在本地提供非法短期出租服务并从中牟利,两人认罪后被罚款。
女被告被罚8万4000新元,男被告的罚款额则成了新闻“吸睛点”:
115万8000新元。
这是迄今为止,在相关罪名下个人罚款额最高的一次。
两人在案发时都是房屋经纪,一年内租下14间私人住宅,把它们挂在爱彼迎(Airbnb)和HomeAway等短租平台,转租给本地客户和外国人。
读到这里,一些蚁粉或许仍一头雾水:提供短期出租服务在新加坡何罪之有?
关键就在“短期”这两个字。
在新加坡法令下,本地私宅最短的居住期,必须连续三个月租用才算合法。(市建局网站截图)
市区重建局网站明确写明,本地所有类型的私宅,包括公寓、低层公寓(walk up apartments)、私人组屋、洋房、半独立式洋房和排屋等,全都是建来提供长期居住用途的。
在新加坡法令下,这些私宅最短的居住期,必须连续三个月租用才算合法。少于三个月的话,譬如允许一些短期访客如旅客预订这些私宅来住上几天,就属于犯法行为。
“脑补”了这个法律知识,下来就来了解这对夫妻档如何游走于法律漏洞。
租屋一年前早有全盘计划
两名被告在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日期间,在全岛的热门地点租下14个公寓单位,包括佳丽比园(Caribbean at Keppel Bay)公寓。(海峡时报)
庭上揭露,两名被告在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日期间,在全岛的热门地点租下14个公寓单位,而且是以不同的方式租下,似乎有掩人耳目之嫌。
由于两人分别担任两家培训机构和一家网络安全系统公司的董事,他们就以三家公司的名义租房,并谎称是为旗下员工提供住宿。
两名被告当时还未共结连理。男方当时成功劝说女友成为其中两个单位的“租户”,并承诺每月付她4000元。
调查还揭露,两人其实早在租屋的一年前就打响如意算盘:
女被告在2016年就已在爱彼迎网站上设立屋主账号,并负责管理订单,法庭称之为早有预谋。
那会儿还没有冠病疫情,旅客频频访新拉高短期住宿需求,两人生意红火,一年内就赚到125万5000新元的营业额,这些钱悉数转入他们的私人银行账户
公寓保安成正义使者
一名凯联大厦保安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有旅客违例入住单位。(海峡时报)
但纸始终包不住火。2018年4月26日,一名公寓保安揭发了这起事件。
当天,这名保安在凯联大厦(International Plaza)的一个单位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一名澳籍男子和他的家人在一个公寓单位内住宿两晚。
该男子通过爱彼迎以两晚811.27澳元(约797新元)的价格向男被告租房。男被告则是以名下一家公司的名义,以每月4200新元租下该单位一年再转租。
作为公司代表的女被告签署了这份协议,两人还谎称女被告和她的孩子会入住此单位,但显然她从未有迁入的打算。
协议清楚标明,只有协议上合格的住户被允许入住单位,而且租客不能在未经房东的书面许可下转租单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