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躺赢”

2022-06-03     缘分     19787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国内跨境电商巨头SHEIN已经把一家新加坡公司视为自己的实际控股公司并积极拓展在新加坡的办事处。LinkedIn公司介绍SHEIN公司时已经表明总部设在新加坡,怀疑SHEIN公司已经把总部搬迁到新加坡。另外,他的公司创始人、执行长许仰天已在新加坡拥有永久居留权。

新加坡“躺赢”

在2021年,新加坡总共引入118亿新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今年2月17日,新加坡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经济增长7.6%,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的GDP最快年度增长纪录,经济呈现了强劲反弹的势头。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认为,除非今年出现极大变数,2022年新加坡的GDP还将实现超越预期的增长。

新加坡“躺赢”

确实,那些经济开始逐步恢复的国家远不只新加坡。

经过两年非正常状态结束,世界多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例如近期火热的越南和因为俄乌战争而赢麻美国。

然而,无论是越南和美国,在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下,都还有不小的问题:

越南正处在高速发展上升期,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不管是本国产业链原材料依赖中国还是本身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而尽管美国成为俄乌战争中最大的胜利者,但是高通胀使拜登在中期大选中举步维艰、进退维谷:要么继续奉行美中定向脱钩策略;

要不就是要与中国和解,在供应端实实在在地化解通胀。

不过不管拜登选择哪个,他注定不会是一个完美无缺的选择。

放眼全球,真正能够实现躺赢似乎只有新加坡。

这和李光耀当年在新加坡顶层设计分不开。

在李光耀为新加坡精心设计的路线图上,新加坡有一个明确的位置。新加坡所有政策都围绕着怎样吸引外资而展开。

这与当今许多人的想法大相径庭。

在很多人看来,资本都是逐利而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收割利润,扔下一个烂摊子让本地人来接盘。那么身为小国的新加坡,难道不怕被外国资本收割吗?

关于这个问题,新加坡的总设计师李光耀有一段非常经典的阐述:

“我们不需要任何原料可资利用,只需要劳力而不需要别人来利用劳力。那又有什么用呢?他们需要利用就随其所需,很受欢迎!其实我们已经渐渐颠覆了视外资为利用的发展经济学派,我们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为这些有远大抱负的学说而苦恼。我们需要活下去,那才是谋生之道。”

今天的新加坡已成为吸引国际资本投资的圣地。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以金融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自身存在着不容易为外资所收获等问题。

实际情况正相反,金融业却在新加坡大显身手,成为海外资金聚宝盆。

而且新加坡制造业比重虽不及服务业,却是高附加值高级制造业。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4个高科技产品出口大国,其主要的产业集群涉及航空航天,半导体,化学及生物医学科学。

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加坡目前拥有2700家精密工程公司,300家半导体企业,制造了全球大约70%的半导体引线焊接机、60%的微阵列、35%的热循环仪和质谱仪,占据了全球约30%的助听器市场、20%的半导体设备、10%的制冷压缩机市场。

世界十大收益药物中有四个产于新加坡。新加坡也是全球宇航价值链中重点维护,修理,改造和制造节点,航空航天企业130余家,产值80多亿元人民币。

今天,新加坡云集众多跨国公司区域总部或者重要研发中心,总部经济已成为新加坡最耀眼的特征。

这类新加坡在2020世界经济论坛中入选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并持续稳坐榜首。

新加坡“躺赢”

新加坡“躺赢”

所以,如果你要问,富豪为什么都喜欢往新加坡跑?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直接——

新加坡税低!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税率较低的发达国家,没有资本增值税和资本利得税并在2008年废除遗产税。

新加坡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只有1:1,而且新加坡实行属地征税制,对新加坡境外的所得不征个人所得税。另外,新加坡已经和包括中国,英国和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有关协议,等闲视之,为富豪再吃颗定心丸

在新加坡,不仅对个人征税少,对企业征的税也少。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是17%,并且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股东分红无需交税;而在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股东分红仍然要缴纳20%的分红税。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如果符合条件,注册前三年免税。

新加坡不但是世界上税率较低的发达国家,而且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发展。

2021年,拜登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布了这样一张图,其目的,是为了告诉大众美国的基建仅仅只排在全世界第13名,需要迎头赶上。

在这张图中,新加坡的基建排名赫然位列全球首位!

新加坡“躺赢”

同时新加坡也是亚洲经济最为自由、营商环境绝佳的国家。

世界银行公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新加坡位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二位,仅屈居新西兰。

新加坡“躺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