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业资深设计师马里奥(中),与妻子卢坤儿、儿子卢世钧在2019年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严宣融摄)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当然也包括护照。马里奥的想法颇具忧患意识,他在目睹了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意识到,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或爆发战争等状况,各国撤侨的硬标准就是护照。此前,马里奥和儿子持有比利时护照,太太持有台湾护照。
在上海期间,马里奥也曾为太太申请比利时护照,但最后的移民评估裁定,没有在比利时生活过的卢坤儿与比利时没有“生活上的联系”,这让马里奥感到被冒犯。不过他并没有搬回比利时工作或养老的打算,因为他认为未来属于亚洲,属于以打造“智慧国”为愿景的新加坡。
“在科技创新行业里我们有一个说法:亚洲总是比欧洲快半天——这是句双关语,不单指时区上的差异,也形容行业发展态势。”马里奥说:“我在1995年就独立设计了第一个网页,一直走在行业前端。新加坡一直强调科技创新,这不仅符合时代潮流,也与我的专业贴合。而且从新加坡建国57年的发展来看,政府提出的愿景都能做到,因此我对新加坡的未来非常有信心。”
分享经验提携后辈
马里奥现任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客户战略与应用设计总监,时常作为讲员出现在新加坡的理工学院、企业培训和交流会上。他观察到新加坡很多从事设计工作的年轻人并非出于热忱,设计类专业也被视为次等选项,他希望以自己近30年的行业经验告诉后辈们,创意能真正改善人类的生活,在未来会越来越值钱。
马里奥的新书《逆思维:做有意义的创新》,主体内容源自他在新加坡职场中与一名马来族男生的交谈和思考。(受访者提供)
2020年,马里奥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逆思维:做有意义的创新》(Counterintuitivity: Making Meaningful Innovation),内容源自他在职场中与一名马来族男生Ziqq的交谈。“Ziqq一开始对自己从事设计工作很没有信心,因为他没有学过画画。”马里奥说:“我告诉他在这个行业中技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思维能力和心态。
“后来Ziqq成功申请设计新加坡奖学金(DesignSingapore Scholarship),2021年取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颁发的双硕士学位。我也是在他和其他同事的建议和鼓励下,在90天内完成书稿,付梓出版,希望可以启发更多的人。”
因为疫情的缘故,马里奥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在比利时的父母。上周刚刚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的一家人现在希望可以尽快拿到新护照,早日与亲人团聚。
史蒂文 |
因疫情没赶上母亲葬礼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疫情下显得尤为残酷,特别是对有年迈亲人远在故乡的新移民家庭。和马里奥相似,拥有韩国首尔大学博士学位的化工工程师李史蒂文(Steven Lee,63岁)2001年受公司派遣,一家四口从韩国迁居新加坡地。
然而史蒂文却无法像马里奥一样,期待很快与母亲团圆。2020年6月,母亲病危的消息让他心急如焚,当时入境韩国的隔离期是14天,减班的机票更是一票难求。不久,弟弟那边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
尽管韩国并未对史蒂文的外国护照设限,甚至对奔丧人士豁免隔离,他还是没能赶上母亲的葬礼。他说:“母亲去世当天,我取得韩国大使馆的免隔离入境许可,但要隔日晚上才生效。我买到最早的航班是第三天一早飞抵韩国,落地后我马上做了核酸检测,要等三四个小时结果出炉才能入境。”
也因为疫情,在医院举行的葬礼须一切从简并加快流程。史蒂文就晚了几个小时,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成了他余生的痛。
报名学习华语
史蒂文作为一名新加坡房产经纪,接受韩国MBC电视台采访。(受访者提供)
2016年,史蒂文几经衡量后决定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毕竟要放弃故乡的户籍在情感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我的母亲还生活在老家。”史蒂文说:“但考虑到两个女儿都在新加坡长大,大概也会在这里工作、结婚,我还是希望和她们在一起,在这里享受含饴弄孙之福。”
在疫情前,史蒂文每年两次回韩国看望母亲,生活还算美满。已经退休的史蒂文,本想创办自己的工程咨询公司,发挥在高分子纺织工程领域的专长,却因为疫情无法出差、联络生意而作罢。
史蒂文现在是一名自雇房产经纪,除了帮助同乡物色房子,也积极参与教会的公益慈善活动。他还使用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SkillsFuture Credit)在民众俱乐部报名学习华语。宝刀未老的他说,希望疫情过去后,可以继续完成创业的理想。
王梦媛 |
几经纠结定下心入籍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一天,中国政府宣布千万级人口城市武汉因暴发冠病疫情而进入全面封锁,事态的严重性令世界瞩目。
当时,在新加坡就职的土木工程师王梦媛(28岁)正在江西家中与父母团聚。面对紧急疫情,王梦媛几乎是下意识地与朋友讨论,在微信建群筹款,短短三天内筹得8万元人民币(约1万6500新元)的善款;几经波折,终于购得医疗物资,通过可靠渠道送到直接对接的武汉当地医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