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确诊2162起,累计132万1146起。
无新增死亡病例。
今天是星期一。通常星期天、星期一确诊数据较低。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出现首起猴痘确诊病例
二、抗体随时间降低,每4-6个月形成新一波
三、新加坡仍有1起儿童ICU重症
四、人口加强针覆蓋比例升至77%
五、昨通报1起新增死亡,本波病死率维持在0.054%
六、输氧病患降至29人,普通型住院增至253人
新加坡出现首起猴痘确诊病例
新加坡卫生部于今天(6月6日)通报:6月4日接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的通知,6月2日一名由新加坡转机至澳大利亚的男子确诊猴痘病毒。
(图源:MOH)
文告指出,该男子6月3日抵达雪梨,并在那里检测出猴痘阳性。他于6月1日从巴塞罗那出发,于6月2日抵达樟宜机场。他一直呆在樟宜机场的中转等候区,直到他当天出发前往雪梨,并没有前往樟宜机场的其他区域。
由于该男子没有进入新加坡或与社区人员接触,目前不存在重大的社区传播风险。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卫生部已对两个受影响的航班以及可能在机场中转区与该男子有过接触的人进行密切接触追踪。
根据卫生部的评估,没有发现有人与确诊者有过密切接触,因此不需要隔离。不过,卫生部已经对可能与旅行者有过偶然接触的13人进行了为期21天的电话监控。接受电话监控的人将每天接到电话,以确定他们的健康状况,直到监控期结束。如果他们报告提示感染猴痘的症状,他们将接受医学评估,并可能被送往国家传染病中心进行进一步评估。
王乙康:抗体随时间降低
每四到六个月形成新一波
6月5日,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出席选区的一场活动时说,虽然人们会因为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获得抗体,但是,抗体随着时间流逝而降低。
他说,因此,在每一波疫情平复之后的四个月到六个月,新的一波就会开始出现。
新加坡奥密克戎波出现于去年十二月底、今年一月初,主要为BA.1、BA.2;判断BA.4、BA.5将在今年七八月形成新的一波。
BA.4、BA.5在五月中旬已登陆新加坡本地社区。
王乙康说,虽然已有BA.4、BA.5病例,但在数量上仍是BA.1、BA.2为主。
另,他说,最重要的是关注重症率和病死率。
王乙康说,“以我们的高度韧性,我相信我们可以顺利渡过BA.4、BA.5这一波。
前不久,王乙康说,为了应对新一波,新加坡医疗系统仍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医院提供家庭护理服务,把医院病房保留给高风险和重症病人;二、增加护理机构的病床和人手;三、社区护理中心必须重新设计功能,可以收治各类非重症病患。
新加坡六旬以上人口仍有12%仍未接种疫苗加强针,处于风险之中。接下来重要的是做好这个部分的工作。
新加坡仍有1起儿童ICU重症
新加坡昨天ICU重症病房有8人,比前一天增1人;ICU病房占用率为2.3%。
8名重症病患当中,其中1人是0岁至11岁儿童。这是新加坡连续三天有儿童ICU病例。
一般来说,儿童转为重症是因为多系统炎症综合症(简称MIS-C)。
昨天ICU的8人,按年龄分,七旬或以上4人(+1),六旬1人(=),40岁至59岁中年人2人(=),0岁至11岁人(=);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
确诊增长率连续八天低于1.0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6月5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2256起,含本土2145起、境外输入111起,累计131万8984起。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过去28天,新加坡一共出现9万7726起确诊病例,其中99.7%为无症状/轻症,0.2%需要普通输氧,0.04%属于ICU重症,0.03%死亡。
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连续八天维持在1.0以下,维持在0.86,与前一天同,意味着前一阶段七天出现100起,本阶段七天则出现86起。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长率降至1.0以下,稳定下来之后,应该会回升趋向1.0。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