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患上長期冠病?腸道健康或可看出端倪

2022-06-10

不少人感染冠病後出現疲勞、氣喘、腦霧等症狀,這到底是不是「長期冠病」,還是其他病因所造成?香港研究人員就發現,可以通過腸道健康來診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長期冠病是在感染冠病後的三個月內出現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疲勞、氣喘、呼吸困難、記憶力和集中力下降、睡眠問題、咳嗽等,可持續至少兩個月。

長期冠病易與一般身體不適混淆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告訴《8視界新聞網》,由於長期冠病的症狀很容易和一般身體不適的症狀混淆,目前也沒有正確診斷長期冠病的方式,他因此提倡使用正確和針對性的檢測方法,以更好的為病人制定醫療方案,同時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他指出,長期冠病跟感染冠病時病情的輕重、年齡、性別沒有太大的關係,反而是有嚴重腸道菌群不平衡的人士更容易患上長期冠病。

港中大學醫學院早前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能從腸道菌群中判斷患者是否有長期冠病。研究人員在2020年2月至8月期間對香港106名冠病病患進行六個月的觀察,發現81.1%的患者在感染冠病三個月後出現長期冠病症狀,76.4%的人在第六個月仍出現症狀。其中最常出現的長期冠病症狀為疲勞、記憶力差、脫髮、焦慮以及睡眠問題。

研究也發現,長期冠病患者的腸道微生態異常,「惡菌」比「好菌」更多,沒有後遺症人士的腸道微生態則比較平衡,和未曾感染冠病的人士相似。

陳家亮教授說,因此可以通過檢查體內的腸道菌群,來診斷患者是否患上長期冠病,從中計劃治療方案。

腸道菌群對提高免疫反應至關重要 陳家亮教授也指出,腸道菌群和身體免疫有著密切的關聯,港中大學醫學院針對接種科興冠病

疫苗的人士進行的試驗發現,「好菌」較少的人士身體對冠病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較差。

要確保腸道微生態健康,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非常重要。陳家亮教授說,飲食不健康、少運動的人士通常腸道微生態都不健康,特別是肥胖或患有糖尿病的人士,腸道微生態非常不健康也就更容易感染各種病毒,包括冠病。

長期冠病在本地也越來越常見,根據全國傳染病中心發布的數據,十名冠病康復者中,就有一人半年後仍出現長期冠病的症狀。本地醫生表示,這類病例自今年2月開始,增加了多達15%。

陳家亮教授相信,長期冠病是應該被重視的問題。根據他和團隊進行的研究,80%的冠病康復者六個月後仍出現長期冠病症狀,西方國家數據則有病患的症狀持續超過一年。

陳家亮教授透露,正在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發現,長期冠病可能對多個器官帶來影響,並且對患者的個人生活、工作表現,甚至社會的效率有著負面的影響。

在美國,將近7%的美國成年人口受冠病長期後遺症影響,以致蒙受3860億美元的工資、儲蓄和醫藥費方面的損失。美國白宮早前宣布,制定計劃針對冠病長期後遺症擴大研究,並提供所需的護理和殘疾服務。


相关文章

  • 三個月大時被女傭灌硫酸奇蹟生還,新加坡男子一路讀到碩士,26歲病逝!
  • 風雨不改平均每天騎250公里跑單 送餐員月賺2萬 新山買別墅
  • 潛逃4年終落網!涉詐騙洗錢的中國男子入境新加坡被逮捕!
  • 蟑螂+細菌超標2000倍!位元組跳動員工集體食物中毒,雲海餚認罪!
  • 下周出行注意!新加坡這幾個路段將爆堵
  • 新加坡著名公園現致命毒蛇,路人恐慌!
  • 突發!新加坡房產新政來襲,為何又加印花稅?
  • 全球首例!新加坡將凍結這些帳戶
  • 孩子申請家屬准證卻沒到疫苗年齡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