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局抑制伊蚊数量的伊蚊绝育试验计划(Project Wolbachia)将扩大至多八个组屋区。
这八个组屋区包括:勿洛(勿洛北和勿洛蓄水池)、蔡厝港(油池)、芽笼、后港、榜鹅、盛港以及兀兰。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今天(15日)在亚洲骨痛热症峰会上宣布,环境局将从7月开始,在多1400座组屋释放带有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雌性伊蚊同这些雄性伊蚊交配后会产下无法孵化的卵,从而抑制伊蚊数量。
这将使伊蚊绝育试验计划涵盖我国31%的组屋,比目前的19%多出12%。与此同时,计划包含了五平方公里的有地住宅区,当局也将在部分工地和在骨痛热症高风险区的非组屋住宅区释放雄性伊蚊。
当局会在释放雄性伊蚊前通知居民。
环境局今年4月在淡滨尼和义顺释放的雄性伊蚊已达到完全的覆蓋率,并开始在马林百列有地住宅进行大规模释放,而当局也会在高风险区蔡厝港和武吉巴督继续释放雄性伊蚊。
傅海燕表示,在淡滨尼和义顺释放雄性伊蚊一年多后,两区的伊蚊数量减少98%,骨痛热症病例也减少88%。至于目前爆发骨痛热症的地区,有进行伊蚊绝育试验计划的地区所出现的病例就比没有进行这项计划的地区少70%。
为了扩展这项计划,环境局也将把每周雄性伊蚊的产量从目前的200万增加到500万。
傅海燕表示,本地今年提早出现骨痛热症病例激增的现象,预计病例会达到新高。我国至今通报超过1万4000起病例,已经超过去年的5258起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