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個組屋區包括:勿洛(勿洛北和勿洛蓄水池)、蔡厝港(油池)、芽籠、後港、榜鵝、盛港以及兀蘭。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今天(15日)在亞洲骨痛熱症峰會上宣布,環境局將從7月開始,在多1400座組屋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雌性伊蚊同這些雄性伊蚊交配後會產下無法孵化的卵,從而抑制伊蚊數量。
這將使伊蚊絕育試驗計劃涵蓋我國31%的組屋,比目前的19%多出12%。與此同時,計劃包含了五平方公里的有地住宅區,當局也將在部分工地和在骨痛熱症高風險區的非組屋住宅區釋放雄性伊蚊。
當局會在釋放雄性伊蚊前通知居民。
環境局今年4月在淡濱尼和義順釋放的雄性伊蚊已達到完全的覆蓋率,並開始在馬林百列有地住宅進行大規模釋放,而當局也會在高風險區蔡厝港和武吉巴督繼續釋放雄性伊蚊。
傅海燕表示,在淡濱尼和義順釋放雄性伊蚊一年多後,兩區的伊蚊數量減少98%,骨痛熱症病例也減少88%。至於目前爆發骨痛熱症的地區,有進行伊蚊絕育試驗計劃的地區所出現的病例就比沒有進行這項計劃的地區少70%。
為了擴展這項計劃,環境局也將把每周雄性伊蚊的產量從目前的200萬增加到500萬。
傅海燕表示,本地今年提早出現骨痛熱症病例激增的現象,預計病例會達到新高。我國至今通報超過1萬4000起病例,已經超過去年的5258起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