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U计划下申请家办,资产管理规模门槛保持在5000万元。
此外,金管局要求家办把至少10%或1000万元(视何者较低为准)的资金投资在新加坡市场。
刘家铭说,门槛虽提高了,有意来设家办者并未减少。他指出,去年在新加坡新设立的家办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家办占38.6%。今年首四个月,这个比率提高至44%。
刘家铭预期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提高门槛使得在新加坡拥有家办的富豪更令人羡慕……在新加坡拥有家办意味着你的净资产至少要达到5000万元以上,因为现在的最低要求是2000万元。”
一般上,富豪不会将所有财富拨入家办。若能拨出2000万元,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净资产比这更多。
刘家铭认为,这为新加坡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受托管理人(trustee)的业务量增加,资产管理人的资产管理规模扩大。另一方面,大量资金进入新加坡,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加,私人市场的资金更加充裕,更多家办寻找投资私募基金和起步公司的机会。
新加坡在新能源 及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具有优势
为家办提供法律、税务和资产管理等咨询服务的富美联合家族办公室(Franklin Medici)执行长徐钦实受访时说,通常内部有专业投资团队的家办很少,大约只占20%。靠第三方机构例如私人银行或联合家办协助投资的有40%,其余40%会咨询一些专业经理人,再综合自己的想法自行投资。
徐钦实透露,自从去年新加坡交易所宣布允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以来,他提供咨询服务的一些家办跃跃欲试。
“我们主要是看新型能源项目,例如碳中和技术或环保新材料,包括建筑和电池方面的材料。我们和以色列、中国、美国,甚至新加坡新加坡一些有潜力的公司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看看他们是否有意通过SPAC在新交所完成上市。”
徐钦实也透露,富美联合家办计划在今年内发起一个SPAC,“我们的潜在并购对象现在至少有八九家公司”。
如果能完成并购,被并购的公司将技术和生产移到新加坡,徐钦实认为,这对新加坡的实体经济也有助益。“不管是新型能源还是环保新材料都非常适合新加坡,这里有高端制造业。”
同样看好新加坡高端制造业的还有风险投资机构众为资本(ZWC Partners)。
众为资本合伙人徐薇受访时说,众为的出资人包括中国的企业家和家办。自2015年成立以来,众为已经定位为覆蓋整个亚洲市场的风险创投。“我们2017年开始在东南亚有实际的投资布局。我们算是比较早关注东南亚市场的,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都有自己的团队。”
这几年来,众为资本在新加坡投资了超过200万美元,整个东南亚超过1亿5000万美元。最知名的投资项目之一是印尼最大的科技独角兽GoTo。
徐薇认为,新加坡和东南亚市场各有不同的投资机会。“在新加坡有不少由科技驱动的创新机会,包括数码化浪潮下企业服务软件的机会,还有高端制造业的机会。”
WIZ.AI是众为资本投资的其中一家新加坡公司。徐薇指出,WIZ.AI研发了一套语音智能机器人,可以协助企业的呼叫中心(call center)进行智能化转型,客户已经覆蓋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和美国。
“我们非常相信数码化、智能化这个大趋势,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很多的案例验证。我们认为在东南亚,尤其新加坡,它的人才基础比较好,还有很多跨国企业的总部或很重要的子公司设在这里,已有很好的客户基础。”
徐薇透露,众为资本也正密切留意新加坡食品科技业的发展,并看到了优秀的创业团队。“例如细胞培植肉、人造虾肉等。我们还没投,但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她指出,规模化生产、成本优化、产品和型态,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等,都是待解决的问题。
东南亚有一系列消费互联网新商机
徐薇认为,WIZ.AI的经验已经证明以新加坡为阵地,辐射到整个东南亚、甚至全球市场是可行的。
她也相信,整个东南亚还有一系列消费互联网的新商机。“去年初,我们投了不菲的金额在东南亚一家物流独角兽上。像电商和物流是绝对的大趋势,我们非常愿意参与这些投资机会,也愿意多轮追投。”
已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梁信军指出,除了本区域的投资机会,从新加坡投资其他邻近市场更加便利,例如印度。“印度的外汇是有管制的,全世界的投资者从毛里求斯或从新加坡投资印度享有特殊待遇,资金移出来比较方便。”
看好印度的经济发展潜力,梁信军在那里投资了多家新创公司,包括最近成功上市的物流公司Delhivery、电动车制造商Ola Electric,以及金融科技公司KrazyBee。
他也看好越南市场受益于供应链转移的机会,不久前到了胡志明市和河内考察,考虑投资当地的房地产和银行业。
扎根新加坡、放眼东南亚,不论是新兴科技或传统行业、虚拟或实体世界,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或富豪都深信这里有值得挖掘的机会。
2021年在新加坡新设立的家族理财办公室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家办占38.6%。今年首四个月,这个比率升至44%。扎根新加坡、放眼东南亚,不论是新兴科技或传统行业、虚拟或实体世界,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和富豪都深信这里有值得挖掘的机会。《联合早报》本周起推出“东南亚华尔资2022”系列报道,探讨中国企业与资金在东南亚市场投资、经营与竞争的发展轨迹。
文:吕爱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