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理:我國儲備金協助我國應對三大危機 為政府提供穩定收入

2021-11-17

我國的儲備金協助我國應對三大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危機和冠病危機。在危機以外,儲備金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政府提供穩定收入。

來自儲備金的最多50%投資回報可納入財政收入,這相當於政府每年財政收入的20%,比消費稅或公司所得稅高得多,這為政府提供了額外的財政空間來投資教育、醫療保健和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

我國總理李顯龍周二(11月16日)在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40周年慶晚宴上演講時指出這點。

李總理說,GIC如今在全球10個城市設有辦事處,在40個國家投資,涉及多種資產,是全球最受好評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

自成立以來,GIC取得了平均超過5%的實際年度回報率,顯著增長了我國儲備金的國際購買力,也保持在財政部所設定的風險範圍內。

李總理指出,GIC的成功有四個要素,包括秉持任人唯賢的原則、對不斷變化的金融環境迅速應對、深思熟慮以及謹慎地進行系統化投資、以及立足於核心價值。

同樣重要的是,政府從第一天起就讓GIC免受政治干擾,同時政府謹慎的財政態度讓GIC對投資可採取長期視野,這使得GIC能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承擔預算好的風險。

不過李總理指出,GIC必須要繼續為未來挑戰做好準備,包括全球長期超低水平的利率和創紀錄的財政赤字,但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不一定是經濟因素。

他說,GIC投資全球各地的資產和市場,這些投資的價值和全球金融市場運作息息相關,這進而需要國際系統共同運作,而不是分裂開來。

「地緣政治扮演很大的角色,中美關係緊張已經影響全球供應鏈。許多國家重新思考自由貿易和投資的弊端,將新的重點放在供應鏈安全和韌性上。這是合理的,但如果過頭,很容易導致全球貿易和科技的分歧。此外,即便沒有出現全面衝突,國家之間的緊張局勢和對立可能會拖累市場和投資。」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舉行的視頻峰會,是中美關係趨於穩定令人鼓舞的一步。」

接下來隨著社會和醫療保健開支繼續增加,政府面對更大壓力從儲備金撥款來代替提高稅率,為更高的開支提供資金。

李總理說,每一代的新加坡人都會問自己,是否應該保持和前一輩同樣的態度?即我們是新加坡的傳承人(stewards),有責任確保國家的生存和成功,為後代們的幸福著想,把儲備金當做是救急金,謹慎和可持續地動用儲備金應對眼下的需求,但繼續增長儲備金,來傳承給子子孫孫。

李總理說:「我希望他們能夠得出新加坡人迄今為止相同的結論,保留GIC以及新加坡超過半個世紀來成功的公式,使我國的繁榮和堅韌能夠維持世世代代。」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 涉強制消費珠寶店結束營業 稱網傳貼文來自大馬同行抹黑
  •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 兩次入境被盤查 內政部:印尼學者網上言論引關注
  • 身著顯眼背心 垃圾蟲被令清理小印度一帶
  • 淡濱尼與東海岸集選區 公布分區與負責議員
  • 「乾爹」怒揭新加坡藝人李凱馨母女內幕:4年不聯繫,隻字未謝,忘恩負義!
  • 新加坡明年小一新生報名,7月1日起分階段進行!這些細節家長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