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联储的缩表和加息已是路人皆知,对于新加坡的房贷利率影响也是立竿见影:
随着这几个月新加坡房贷利率的明显上升,其对房价走势的影响如何?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多种角度,比如参考历史、分析现状和展望未来。
那么那么参考历史的部分,我们先来看下新加坡过去的20年中,利率上升和房价的关系吧。
由于未来和历史没有必然相关性,只是做个参考就好。
第一个利率上升时期:1999-2000年:
我们看到,1999年新加坡的3M SIBOR利率上升了1.2%, 从1.8%左右到了3%,而新加坡的私宅指数上升了25%,直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dotcom bubble)事件触发利率和房价的双重下跌。
第二个利率上升时期:2004-2008年:
我们看到,在这个2004-2008的利率上升期,3M SIBOR从1%跳到了3.75%,然而同期新加坡的私宅指数飙升了40%,直到2008全球金融海啸来临,房价和利率又一起下跌。
第三个利率上升时期:2015-2017年:
这个2015-2018的利率上升周期,3M SIBOR从2010年之后的长期低点0.2%上升到了1.5%,而同期新加坡私宅房价下跌了5%。
但是不要忘记,这个下跌幅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10-2013年之间的连续7伦降温措施,有空会单独开贴讨论这个。
第四个利率上升时期:2018-2019年:
这个众所周知的2018-2019周期,新加坡私宅房价又上升了9.5%并且导致了政府2018年严厉的降温措施,同时这个时期的3M SIBOR利率也从1%上升到了2%,直到2020年头COVID来临和利率开始暴跌回历史低点。
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利率用的是3M SIBOR,并不直接代表你付的实际利息,因为银行给的配套都有个息差spread,也就是我们一般看到的3M SIBOR+XX%,这个息差也通常随着利率周期和不同银行的配套浮动。
所以看了以上的四个利率上升周期的利率VS房价对比,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利率上升会造成房价下跌?从过去20年的历史来看并不一定。
大部分的利率“温和”上升周期都伴随着房价的上升,除了2013年的TSDR等多重严厉降温措施,让房价下跌了4年。
当然利率的突然飙升肯定会对房价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图表最左边的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3M SIBOR到了惊人的8%+,这个时期的房价是跳水的。
不过这个历史走势还是不能完全说明,比如目前新加坡住宅市场的真实贷款负担能力,以及市场到底有没有泡沫和过度投机?
我们不妨从《拒绝盲人摸象——新加坡房产的10大现状全面解析》一文中,DBS给出的目前新加坡房贷市场的详尽数据来分析下现状,下面是章节8和9的摘抄,略有修改。
8.私宅和组屋的负担能力提高了,那么对应的贷款压力如何?
8(a).本地市场房贷负担能力?绰绰有余?
如果房产由于收入增长变“便宜”了,是不是理所当然的负担小了?
DBS给出的目前数据如下:按照房贷-收入比来看(绝大部分是私宅,含少量HDB贷款),各个年龄段、各收入水平的分类数据如图:
我们知道2013年开始MAS规定的收入-负债TDSR(总贷款偿还比例)的上限是60%(2021年12月之后是55%);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