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打亂了大家的旅遊計劃。直到去年底,一些國家開始放寬邊境管控,旅遊業才逐步復甦。一項針對約800名本地和外國人進行的研究調查顯示,大多數旅客認為比起當地疫情和疫苗接種率,旅遊限制包括隔離措施、出行檢測等,才是旅客出國的最大考慮因素。
新加坡旅遊景點協會主席張俊光博士說:「他們會覺得很麻煩。另外,如果是一家五人一起出國旅行,需要進行的程序也就乘以五倍。」
同樣的,我國4月份全面放寬旅遊限制後,即便我國的單日新增病例維持在四位數水平,5月份入境我國的訪客人次已超過40萬人次,回升至疫情前水平的約四分之一。
受訪學者認為,主要來源國的入境者,今年底有望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張俊光博士說:「我也大膽猜想說,因為一些目的地的限制仍存有很多未知數,更多旅客可能會轉向新加坡。」
研究調查也顯示,國人的旅遊方式和習慣也出現了變化,更偏向健康養生旅遊。到我國的訪客一般不會選擇自然養身之旅,但近期卻有近一半選擇這種旅遊方式。
一場疫情讓更多人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為了迎合國內外旅客的新旅遊趨勢,新加坡旅遊局這個月舉辦首屆「新加坡健康養生節」,希望把新加坡打造成養身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