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文約3分鐘!
昨天,新加坡新增新冠例4085起,再有一人死於新冠,每周病例傳播率也增至1.12,確診病例總數136萬零780起,死亡病例1402起。
新增病例當中有407起是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發現的,3678起則是通過抗原快速檢測(ART)發現的低風險病例。
本土病例共有3698起,輸入型病例報387起。
仍在住院:264
需要氧氣供給:25
加護病房:4
完成疫苗接種:92%人口
已接種追加劑:77%人口
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警戒級別:黃色
(圖:來源自網絡)
連花清瘟突然「不香」了
隨著新加坡新冠疫情好轉,一些宣稱可治療新冠的中成藥銷量銳減高達九成。不少中藥行和網絡平台紛紛把這類中成藥的售價普遍下調,削價求售。
據悉,今年三、四月、新冠疫情嚴重時,連花清瘟膠囊一度賣到斷貨。為應付需求,中藥行引進了一大批貨,但是疫情後來趨緩,以致產品滯銷。
目前,銷量跌到怕人,連花清瘟跟那些治療新冠的藥銷量降了很多,至少降了90%,暫時沒有辦法,商家(就只能)清貨,便宜丟出去了。
此外,市場上出現一些直銷貨和假貨以低價出售,更令情況雪上加霜。
在Lazada和蝦皮Shopee等網購平台售賣的膠囊產品,有的削價近一半。不過,由於網購平台不必付租金,因此膠囊售價普遍會比中藥行、超市等實體店便宜一到兩元。
不少超市也表示,過去兩個多月,連花清瘟膠囊的需求穩定,目前正以優惠價出售。
(圖:來源自網絡)
要求判疫苗相關措施「不合法」
近日,新加坡高庭駁回了社運分子韓慧慧和另外五人要求政府取消疫苗相關措施的申請。在六人的申請中,包括要求法庭判定政府所實施的一些疫苗相關措施是「不合法和不合理」的。
高庭法官在判詞中說,他駁回了這六人的申請,並指他們所引述的統計數據不正確,都是基於「不可靠的假設」。
韓慧慧等人是因不滿新加坡政府的兩項措施,而提出了司法檢討的申請,這兩項措施分別是早前新加坡所宣布的,從去年12月8日起,健康良好卻拒絕接種冠病疫苗者,一旦感染冠病,政府將不會承擔醫藥費;另一項措施則是從今年1月1日起,僱主可以解僱未接種疫苗的員工。
(圖:來源自網絡)
六人也引述了好些「數據」,包括指冠病死者人數和加護病房裡的重症病患中,已接種疫苗者比未接種疫苗者還要多,總檢察署認為,六人所提供數據站不住腳,是「完全基於被扭曲的統計數字」。
法官則說:「我認為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和衛生部,是基於有客觀證據來支持的正當理由來真誠行事。」
他也說,顯然地,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和衛生部也有把獨立臨床試驗研究結果考量其中,來確定疫苗的功效,以及權衡了為「激勵」接種疫苗,以達到減少社區整體風險的目的。
對於申請者所提出要求,即那些選擇不接種疫苗者,如果感染了冠病,可以繼續要求政府對醫藥帳單提供全額津貼,法官說「這不是法庭的事」。
(圖:來源自網絡)
六人稱當局去年10月所頒布的「工作場所冠病疫苗接種指導原則」,是一項指令。
法官認為,那是指導原則,非政策指令,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除了韓慧慧之外,其餘五名申請人分別是Sng Su Hui、Yeo Sheau Yuen、Lim Beng Kwang、Lawrence Simon Anthony和Muhammad Faizal Mustafa。
六人代表的律師是反對派政治人物林鼎。
(圖:來源自網絡)
我是海羊,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隨時了解新加坡靠譜的當地乾貨!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