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截稿较早,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 美国驻华大使: 中国清零政策会持续到明年初
二、新加坡居民就业率大起,优于疫前水平
三、职位空缺达12万8000个,创24年以来的新高
四、新加 坡很可能迎来境外输入病例又一高峰
美国驻华大使预计
中国清零政策会持续到明年初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6月16日表示,他预计中国的"动态清零"抗疫政策将会持续到2023年初。在此政策放松之前,美国企业对在华投资方面的态度保持犹豫。
图源:微博中美聚焦
伯恩斯在当天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一个线上活动中发表的此看法。他还说,“我认为我们将不得不长期忍受这种情况”。
"我个人的预测是,中国的清零政策将会持续到2023年初。这是中国政府正在发出的信号。"
提到美国企业,他说,“我认为在这一切结束之前,他们会犹豫在中国的未来投资。”
就业人手供不应求
每2.42个岗位抢1人
新加坡人力部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就业人手供不应求,职位空缺从2021年12月的11万7100个增至2022年3月的12万8000个,职位空缺比率高达2.42,为1998年以来的24年内的高。
换句话说,目前在新加坡,每个待业者都对应着2.42个职位空缺,也就是说,每个待业者有2.42个岗位在“抢人”。
这个现象,相信读者们到酒楼餐馆吃饭,特有体会,服务员短缺,有时甚至厨师都短缺。
大部分空缺职位在建筑业和制造业,而且主要是传统上为客工为主的非PMET(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技工)职务。
另,在金融服务、信息与通讯、公共行政与教育、专业服务等领域,也有PMET空缺。
在今年第一季度,居民就业率大增,比疫前的2019年12月还高出3.9%。
在今年四月,居民失业率为3%,裁员人数下降至1320人,即每万人有6人被裁,为历史新低。
在被裁人员当中,六个月内找到新工作的有71.5%,为2015年以来的新高。
人力部长陈诗龙说,新加坡四月开放边境之后,会继续引入客工,在未来几个月应该可以填补人力市场需求。
他说,政府会继续支持企业提升本地员工技能,让他们适应新环境,满足劳动需求。
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破136万起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6月17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4085起,含本土3678起、境外输入407起,累计136万零780起,破136万起。
境外输入病例持续上扬
有可能迎来又一高峰
昨天,新加坡境外输入病例新增387起,累计3万9258起。
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明显上扬,从过去日均100多起,增加至日均300起上下。
《新加坡眼》判断,随着国际上正在形成新一波BA.4、BA.5疫情,新加坡的输入病例在未来几周很可能持续高企。
本地确诊病例增长率
连续四天维持在1.0以上
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连续四天高于1.0,自前一天的1.02升至1.12,意味着前一阶段七天出现100起,本阶段七天则出现112起。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长率应该会在1.0上下波动,直至达到群体免疫。
病毒无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开放之后出现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关键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民众并不惊慌,心态平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
昨天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
本波病死率维持在0.053%
卫生部昨晚通1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计1402起,总体病死率维持在0.103%。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