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币安在新加坡遭遇监管打击,刚安顿下来的张冶开始疑虑,新加坡能否成为最终的落脚点。也有张冶的同行,见前往新加坡的人太多,选择去了马耳他。
越来越香港化?
“香港和新加坡已经几乎一模一样!”王志看着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夜景感叹道。
“一模一样的还有新加坡的房租。”王志一年前从香港搬到新加坡,初来时感觉新加坡的住房又大又便宜,然而近期新加坡的房租飞涨,“以前5000新加坡元可以租到很好的三房,现在要7000新加坡元,还没有房源!”
因为相似的文化背景和金融环境,新加坡也吸引了不少中国香港的专业人士。新加坡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的访客为6461人,较2021年同期的778人增长逾7倍,人均逗留时间长约17天;而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来自香港的访客平均逗留时间仅为3天。
王志所在的一个微信群,成员主要是从中国香港迁居新加坡的新移民。面对新加坡房价、房租上涨,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房子越来越小,房价越来越高,新加坡越来越香港化了”。
香港一位专门负责家族办公室业务的律师表示,尽管确实有一些大规模的或欧美背景的家族办公室或资金在撤离香港,甚至将重心全部转到新加坡,但许多人仍在观望。黄伟认为,东南亚本地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目前还未完全激发。香港市场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只要中国经济好,香港一定有价值。
“回归之后,香港培养出大批熟悉内地客户的投资专才,且拥有活跃的资本市场。”主攻中国内地富豪市场的段玉莹是香港一家财富管理公司的投资移民顾问,“亚洲富豪以前非常喜欢香港。只要你有钱,你要玩的东西特别多,想要什么生活都可以。新加坡的生活,相对更单调”。
“新加坡还是太远,气候炎热。比如富豪在新加坡打高尔夫,就会感觉天气挺让人不舒服的。他们会考虑生活的舒适度问题。”因应客户需求,秦慧的公司于2021年开始在中国香港与新加坡双线运营,“目前,香港的团队有七八个人,新加坡则有三个人。”秦慧预计,这种并行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此外,秦慧和段玉莹都发现,新加坡很难雇到合适的、本土的专业投资人才。因此,秦慧所在的家族办公室虽然目前将“钱匣子”搬到了新加坡,但客户经理和投资经理还留在香港。
主投中国股票市场的基金经理孟宇一家,在新加坡短居两年后,疫情期间反而搬到了中国香港。尽管中国香港住房条件不及新加坡,但孟宇在中国香港能寻求更多机会,“香港的资本市场更活跃,可以和更多人交流,而且资讯非常发达”。
“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有着天然的联结,不论领土、市场还是血缘联结,都是香港独特的优势。”德众会计师事务所董事王俭引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20年7月的公开讲话,来描绘新加坡与香港之间的关系: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确实有一定程度的良性竞争,但亚太地区很大,机遇很多,两地各有优势。香港若能保持稳定,助力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对香港、新加坡及本区域都有益。
“新加坡过去数十年的国际定位非常成功,获得了远超其经济规模和人口占比的政治地位、产业地位和经济地位。但地缘政治波谲云诡,未来在大国博弈中的可行空间可能日渐缩小,这将成为新加坡面临的一大新挑战。”高皓比较新加坡与中国香港两地未来面临的挑战称,“相较而言,香港制度创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他指出,若香港未来能运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找到适合自身禀赋的发展战略,扬长避短而不是“两不靠”,未来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香港特区政府面临的历史性机遇”。高皓认为,香港完全可以借鉴新加坡海纳百川的移民计划,以吸引世界范围内杰出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和艺术家等各界领军人才。
文中王锋、万华、张冶、王志、秦慧、段玉莹、孟宇为化名
*原文标题:最新财新周刊|新加坡移民新势力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仅代表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人或机构的投资建议
*本文为财新网“星港钱潮”栏目特供新加坡眼。“星港钱潮”是中国领先的专业媒体财新为新加坡和香港经济和商业报道推出的重磅栏目
— END —
编辑:L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