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中国富豪们如何改变新加坡的财富版图

2022-06-19     于晏     26119

关于资金流向和来源,新加坡官方对外保持审慎口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下称“新加坡金管局”)此前回复财新称,没有SFO数量及其资金流入的权威数据。“新加坡这次真是躺赢,是闷声发大财。”新加坡一名财富管理行业资深人士评价道。

家族办公室申请数量激增,令申请标准水涨船高。今年4月11日,新加坡金管局发布新的指导方针,自2022年4月18日起,在新加坡税务津贴计划(即新加坡所得税法令13O计划)下申请设立家族办公室,资产管理规模要至少1000万新加坡元,并且要在两年内增加到2000万新加坡元,而在此之前对该税务津贴计划并没有最低资产管理规模的硬性规定。此外,新的指导方针在家族办公室基金每年的商业开支、聘用本地投资专业人士、本地化投资等方面均提高了要求。

近年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业繁荣,但部分只是为了身份或转移资产才开办,并没有实质经营,仿佛“僵尸家族办公室”。安永亚太区家族企业主管张树光(Desmond Teo)指出,“家族办公室的质量参差不齐”,新加坡金管局的新要求有助于推动新加坡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升,而不仅限于家族办公室数量的增长。刘犇也说,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推动以资产运营和金融投资为主体的家族办公室,进一步加强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地位。

“家族办公室新指导方针的消息一出来,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客户就慌了,终于下了决心。我们24小时连轴转,为近10个客户提交了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的申请。”刘犇说。

过去两年,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申请人的背景也有所变化。一位新加坡财富管理公司从业人员向财新透露,2020年疫情刚开始时,多为中国上市公司总裁级别的客户前往新加坡,主要目标是在新加坡进行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2021年至今,客户主要为40岁以下的公司高管或专业人士,他们可能是因为所在行业受到影响,或想寻找新的生活环境、考虑到孩子的教育环境等,而有意移民新加坡。这类人群往往利用较小的资金量来设立一个家族办公室。

寻找避风港

来自上海的万华今年初移居新加坡,随即被朋友拉进一个近400人的微信大群,群里多为已移居或有意向移居新加坡的中国内地游戏行业从业者。群友们互相分享新加坡创业就业、工作签证、租房买房等信息。

除了一些中国企业家移居新加坡,在新加坡还有不少来自中国产业溢出的中产人士,其中一个行业就是万华所在的游戏行业。中国游戏市场日趋“内卷”,加之游戏版号审批趋势从严从紧,不少中国游戏厂商选择“出海”,寻找新增长点。腾讯、字节跳动、米哈游、游族网络等中国头部游戏公司,均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并招兵买马。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游戏“出海”已成为多数游戏企业的战略选择。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1%,与此同时,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9%。

此外,一些科技企业选择“出海”以应对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风险及供应链问题。据行业相关人士透露,上海一家年营业额10亿美元的半导体公司,近期正筹划在新加坡设立新架构。

一位不愿具名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师认为,科技企业布局“出海”是一个可靠的策略,对国家和企业均有益处,可预防未来在科技领域美国与中国脱钩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从国家层面来看,鼓励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有利于企业在技术、市场、产业链等方面与世界保持连结,促成共赢的局面。

此外,随着中国加强加密货币监管,以赵长鹏、比特大陆前执行长吴忌寒为代表的币圈从业者纷纷登陆新加坡。新加坡俨然是币圈从业者的避风港。

张冶为上海一家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公司创始人。2021年底火币网宣布将停止存量用户交易后,张冶终于下定决心移居新加坡,并和很多同行一样,将创始人团队或公司架构先行迁到新加坡,研发团队则留在中国国内。

尽管加密货币、web3.0迅速造就了一批新贵富豪,但这些人想在新加坡开设家族办公室和管理财富,却并非易事。新加坡政府严格把关开设家族办公室的资金来源及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币圈的人士较难开户。”新加坡渣打银行一名资深私人银行家说。

“新加坡政府倾向于公开资料可查询到的企业家,并且能证明其资金来源的合法性。”秦慧曾帮币圈的朋友申请新加坡GIP(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项目,并咨询过最贵的律师,但律师表示这类人群很难通过银行的KYC风控。秦慧任职于香港一间联合家族办公室,主要服务于净资产3亿至5亿美元的客户。

“申请人一定是有经济实力的人,但需要证明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一位新加坡的移民投资顾问说,他曾经手两个来自币圈的客户,分别以7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的资产申请设立家族办公室,但都没有通过。“他们可能在短时间完成了财富累积,但无法提供详细的财务证明。”

和许多币圈从业者类似,张冶的绝大部分资产为加密货币,只有在需要时才兑换一部分法定货币。他移民关注的重点并非财富管理和投资,而是如何获得“身份”。在他看来,“传统金融产品回报率远不如加密货币”。

新加坡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监管态度趋向积极,一度令其成为加密货币的避风港。2018年10月,淡马锡控股旗下创投公司祥锋投资(VertexVentures)宣布战略性投资币安。赵长鹏旋即在个人推特上称“新加坡将会成为亚洲加密货币中心之一”。2019年7月,币安推出可使用新加坡元(SGD)购买加密货币的新加坡交易平台Binance.sg。

2021年币安在多国遭遇监管风暴,赵长鹏任命此前曾在新加坡交易所及新加坡金管局任职、拥有丰富监管经验的邓伟政(Richard Teng)担任币安新加坡的首席执行官。不过,最终币安在新加坡两度受挫,先是2021年9月国际平台Binance.com被当局列入“投资者须警惕名单”,又于2022年2月关闭币安新加坡交易平台Binance.sg。至此,新加坡投资者不再能通过币安合法交易加密货币,这也导致币安在该国走向合规之路增加了不确定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