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猴痘,來新加坡了!
自新加坡全面解封后,新冠疫情似乎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病毒好像憑空消失。
然而,正當大家十分放鬆地準備迎接下半年時,另一種產生嚴重損傷的傳染性疾病—猴痘登陸新加坡,這次可不是過境人員,而是機組人員,13名密接人員要隔離長達21天!
前不久新加坡部長王乙康才剛剛提醒,本地7、8月份新冠疫情或將再掀起高峰!多重病毒夾擊,新加坡人們求放過呀!
新加坡發現首起社區猴痘病例,
從出症狀到確診用時6天
新冠未平,猴痘又起。最近,猴痘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悄然擴大。截止到上周,猴痘已傳播到39國,25個為歐洲國家,造成超過1600例確診及1500例疑似病例,72人死亡。
昨晚,新加坡衛生部證實本地也出現了一起輸入型猴痘感染病例,患者是一名42歲的英國籍男性空服人員。
據了解,這名患者在6月15日至17日期間到過新加坡,並在19日再次入境。在進出新加坡之前的本月14日,患者就出現了頭痛的症狀,16日開始發燒,19日出現皮疹。
要知道皮疹是猴痘的典型症狀,該患者在19日當晚就進行了遠程問診尋求治療,20日轉送到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並確診。
回顧該患者的確診過程,從出現症狀到確診,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而這些時間也給病例追蹤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4地點牽連出13名密切接觸者,
為防止進一步傳播密接隔離21天!
據了解,患者服務的是倫敦途徑新加坡飛往澳大利亞雪梨的航班,這趟航班的機組人員會在雪梨停留24小時候途徑新加坡飛往倫敦,結果他確診後他同組的2名機師和9名空服人員也一同被隔離了。
因為職業是空少的原因,該名患者在新加坡大部分時間都留在酒店裡。不過,在16日他還是去了一家按摩店和3家食品店。
目前,患者的四個地點都在進行清潔和消毒。截至到昨晚,13名密切接觸者已被隔離。隔離時間從最後一次與這起病例接觸後算起,一共21天。
此外,兩名低風險接觸者已被要求接受電話監測。在這段時間裡,他們每天會接到電話,以監測任何症狀的出現。一旦疑似被感染,他們將立即被轉至國家傳染病中心進行進一步評估和隔離,以防止進一步傳播。
猴痘潛伏期長達21天,
嚴重者會失明
猴痘是由齧齒動物傳給人類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潛伏期一般短則7天,長則3周,症狀可持續2周至4周。
感染猴痘後的症狀通常以發燒、發冷、頭痛、肩背部肌肉酸痛、疲乏無力、咽喉疼痛開始,後續還可能出現淋巴結腫大、皮疹等症狀。典型的猴痘皮疹會先出現在臉部、嘴巴或生殖器部位,然後遍布周身。
猴痘感染者通常會在3周內自行康復,但就算康復後也會在身上留下疤痕。還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比如肺炎、敗血症、腦炎、呼吸窘迫綜合徵等症狀,不及時治療或將危及生命。病情嚴重者,會損傷腦神經,導致患者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除了新加坡,韓國、泰國等多個亞洲及東南亞國家也陸續發現確診病例。世界衛生組織也計劃本周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是否升級猴痘疫情警告。由於猴痘出現了社區傳播這一新特點,有人開始擔心它會像新冠一樣大規模傳播。新加坡為了防範猴痘疫情,也做了萬全的準備。
新加坡迎來骨痛熱高峰期,
全島黑區高達401個
一邊是猴痘疫情的虎視眈眈,一邊是骨痛熱的蓄勢待發。
要知道,每年的6、7月是骨痛熱症的高峰期,今年的骨痛熱疫情仍很嚴重。
根據環境局網站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17日下午3時,本地骨痛熱症病例累計1萬5618起,全島有401個活躍的骨痛熱症集中區。隨著新加坡進入骨痛熱症高峰期,接下來的每周病例可能超過2000起,打破2020年一周約1800起的紀錄。
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6、7月的天氣悶熱,還不時有暴雨,地面上的積水給了伊蚊繁殖的空間。另外,恢復疫情前的生活後,人們開始報復性出國旅遊,經常一家人結伴出行,這就導致無人的住家成為伊蚊的天堂,給了骨痛熱症滋生的機會。
骨痛熱症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皮疹、嘔葉,感覺噁心,容易淤血,以及鼻子和牙齦出血。你可別小看這個病!確診骨痛熱症的患者還會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肝炎、急性腎臟病、急性心肌炎等多個嚴重病發症,甚至還能通過母嬰傳播給孩子。
人們對骨痛熱之所以如此擔憂,還有因為它不好檢測出來,就是說感染了骨痛熱症必須驗血才能確診,就醫前的空擋就給了病情發展的契機。誘發最壞的情況,例如患者嚴重出血,器官如心臟、大腦和肝臟嚴重損傷。
世衛組織網站也提醒到骨痛熱病毒也可能引起急性流感樣疾病,有時還會發展為可致命的併發症。
新冠確診病例創3個月新高,
占比30%BA.4和BA.5成最大變數
在人們被猴痘、骨痛熱分散走注意的同時,新冠疫情再次乘虛而入,醞釀下一輪強勢反撲。
在新冠常態化的今天,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新冠的威脅。可就在大家放鬆之際,昨天的單日新增冠病病例改寫近三個月新高,報7109起!每周病例傳播率升至1.23!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根據衛生部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昨天中午12點, 本地冠病的每周社區病例增加了23%!雖然每逢周二,當日確診病例會高於平均水平,不過昨天一夜暴增7000多起,還是讓人擔心。
對於病例的激增情況,衛生部也給出了解釋,導致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BA.4和BA.5的病例增加了,占比高達30%。關於這兩種病毒的威脅,萬事通早前也有報道,可它的威力早已超過我們的想像。
因為奧密克戎BA.4和BA.5在歐美迅速擴散,多國將迎新高峰。美國疾控中心也報告BA.4和BA.5迅速擴散。這兩種亞種已經超過BA.2,成為僅次於BA.2.12.1的流行亞種。
而新加坡傳染病專家梁浩楠也早就預警,曾經感染過BA.1毒株,且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BA.4和BA.5似乎有辦法成功躲過所產生的免疫力,可二度感染而且是有症狀的BA.4和BA.5毒株。憑藉高傳播性、逃逸性、可重複感染性,新加坡好不容易穩定住的防疫成果面臨挑戰。
部長預計下個月新冠反撲,
各大醫院為疫情高峰提高戰備等級
因為BA.4和BA.5變種毒株的入侵和激增,給新加坡防疫帶來很多變數。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預計7、8月會出現新一波疫情,衛生部也呼籲公眾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時才到醫院急診部求醫,把資源留給有需要的病患。
新加坡各大醫院也已做好充分準備,優化冠病和非冠病患者的醫療資源,確保重症監護和隔離設施足夠,預留足夠床位和人力,以應付大量新增的冠病患者。
新加坡保健集團(SingHealth)臨床醫療服務副總Fong Kok Yong教授也有明確表態,醫院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必要時增加可供新冠患者使用的醫療資源,並且積極應對新一波疫情反彈。
「我們依照衛生部的指示調整策略以及密切關注局勢,以應對新的需求和挑戰,就像之前一樣迅速作出反應。」雖然還沒到下個月,但從大家嚴陣以待的態度依稀感受到了反撲的猛烈勢頭。
兩種高傳播性病毒奇襲新加坡,隨著邊境解封,病毒跟著流動的人群進進出出,防疫挑戰肉眼可見的增加。即便大家不出門,骨痛熱也潛伏在住家。多重病毒一股腦湧進新加坡,你做好預防的準備了嗎?快快留言告訴我們吧~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8366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67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