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多个亚洲及东南亚国家也陆续发现确诊病例。世界卫生组织也计划本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升级猴痘疫情警告。由于猴痘出现了社区传播这一新特点,有人开始担心它会像新冠一样大规模传播。新加坡为了防范猴痘疫情,也做了万全的准备。
新加坡迎来骨痛热高峰期,
全岛黑区高达401个
一边是猴痘疫情的虎视眈眈,一边是骨痛热的蓄势待发。
要知道,每年的6、7月是骨痛热症的高峰期,今年的骨痛热疫情仍很严重。
根据环境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17日下午3时,本地骨痛热症病例累计1万5618起,全岛有401个活跃的骨痛热症集中区。随着新加坡进入骨痛热症高峰期,接下来的每周病例可能超过2000起,打破2020年一周约1800起的纪录。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6、7月的天气闷热,还不时有暴雨,地面上的积水给了伊蚊繁殖的空间。另外,恢复疫情前的生活后,人们开始报复性出国旅游,经常一家人结伴出行,这就导致无人的住家成为伊蚊的天堂,给了骨痛热症滋生的机会。
骨痛热症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呕叶,感觉恶心,容易淤血,以及鼻子和牙龈出血。你可别小看这个病!确诊骨痛热症的患者还会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肝炎、急性肾脏病、急性心肌炎等多个严重病发症,甚至还能通过母婴传播给孩子。
人们对骨痛热之所以如此担忧,还有因为它不好检测出来,就是说感染了骨痛热症必须验血才能确诊,就医前的空挡就给了病情发展的契机。诱发最坏的情况,例如患者严重出血,器官如心脏、大脑和肝脏严重损伤。
世卫组织网站也提醒到骨痛热病毒也可能引起急性流感样疾病,有时还会发展为可致命的并发症。
新冠确诊病例创3个月新高,
占比30%BA.4和BA.5成最大变数
在人们被猴痘、骨痛热分散走注意的同时,新冠疫情再次乘虚而入,酝酿下一轮强势反扑。
在新冠常态化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新冠的威胁。可就在大家放松之际,昨天的单日新增冠病病例改写近三个月新高,报7109起!每周病例传播率升至1.23!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昨天中午12点, 本地冠病的每周社区病例增加了23%!虽然每逢周二,当日确诊病例会高于平均水平,不过昨天一夜暴增7000多起,还是让人担心。
对于病例的激增情况,卫生部也给出了解释,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BA.4和BA.5的病例增加了,占比高达30%。关于这两种病毒的威胁,万事通早前也有报道,可它的威力早已超过我们的想像。
因为奥密克戎BA.4和BA.5在欧美迅速扩散,多国将迎新高峰。美国疾控中心也报告BA.4和BA.5迅速扩散。这两种亚种已经超过BA.2,成为仅次于BA.2.12.1的流行亚种。
而新加坡传染病专家梁浩楠也早就预警,曾经感染过BA.1毒株,且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BA.4和BA.5似乎有办法成功躲过所产生的免疫力,可二度感染而且是有症状的BA.4和BA.5毒株。凭借高传播性、逃逸性、可重复感染性,新加坡好不容易稳定住的防疫成果面临挑战。
部长预计下个月新冠反扑,
各大医院为疫情高峰提高战备等级
因为BA.4和BA.5变种毒株的入侵和激增,给新加坡防疫带来很多变数。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表示预计7、8月会出现新一波疫情,卫生部也呼吁公众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时才到医院急诊部求医,把资源留给有需要的病患。
新加坡各大医院也已做好充分准备,优化冠病和非冠病患者的医疗资源,确保重症监护和隔离设施足够,预留足够床位和人力,以应付大量新增的冠病患者。
新加坡保健集团(SingHealth)临床医疗服务副总Fong Kok Yong教授也有明确表态,医院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必要时增加可供新冠患者使用的医疗资源,并且积极应对新一波疫情反弹。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