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對本地43名末期激素受體陽性乳癌病人進行長達五年的追蹤調查後,得出這個結論。
66歲的林惠恩在2011年確診第三期乳癌,她在切除腫瘤後進行了半年的化療,但身體無法承受化療的副作用,還三度進入加護病房。
林女士的乳癌在2017年復發,並擴散到肝臟和骨骼。在醫生的建議下,林女士從2020年開始接受口服藥物治療,體內的腫瘤不但變小,副作用也很少。
「我覺得對身體沒有這樣大的傷害,每天的生活也是照樣,什麼都能做,我可以照顧孫子,也可以煮飯洗衣,也跟朋友出去運動。」
帶領這項研究的國大癌症中心腫瘤血液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李素琴教授表示,這項療法能省卻病人來回醫院的時間,而副作用包括:高血壓、甲狀腺異常等,但這些都能通過藥物來控制。
林素琴教授說:「在這個臨床試驗參加的病患都是晚期,而且都是有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大多數的患者都已經接受了好幾種的抗癌療法,而且都已經失效了。這個研究有大約一半的病患因為這個治療使他們的病情受到控制最少大約六個月,如果是一般的治療也許他們控制的時常可能只有三、四個月。」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展開更大規模的臨床研究,預計三年內完成。
院方將招募120名患有第四期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的病人參與這項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