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包括私人陸路交通和住宿費用的核心通脹率在5月份達到3.6%,是2008年12月以來最高。(檔案照)
食品、服務、零售商品,以及電費和煤氣費等進一步上揚,新加坡5月份核心通貨膨脹率上升至13年來的最高水平,物價上漲的壓力可能持續到第三季。
不包括私人陸路交通和住宿費用的核心通脹率在5月份達到3.6%,是2008年12月以來最高。整體通脹率為5.6%,不僅連續三個月超過5%,也是2011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貿工部23日發布的聯合文告顯示,與4月份相比,整體通脹率上升0.2個百分點、核心通脹率上升0.3個百分點。
文告說,5月份核心通脹上揚反映了食品、服務、零售和其他商品,以及電費和煤氣費上升。其中5月份電費和煤氣費增幅為19.9%,高於4月的19.7%,因為全國電力開放市場零售商的平均價格加速上升。
核心通脹加劇,住宿和私人陸路交通費用也增加,造成整體通脹率上揚。
針對接下來的展望,文告指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衝突,以及區域冠病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導致外部通脹維持高壓。
在短期內,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供應緊張,會使原油價格保持在高位。在供需不協調,以及全球運輸和區域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下,其他大宗商品,例如食品價格預計也會保持在高水平。
在國內方面,勞動力市場估計維持緊縮,工資穩步上升。隨著需求改善,商家累積的營業成本可能會更多地傳導到消費物價上,全年核心通脹率將顯著高於歷來的平均水平。
通脹料年底放緩
但風險仍在
新加坡核心通脹率預計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上升,接著在年底因一些外部通脹壓力消退而放緩。地緣政治和疫情相關的衝擊是造成通脹升溫的風險。
由於私人交通和住宿通脹預計在短期內不會放緩,新加坡2022年整體通脹的上升幅度將超過核心通脹。2022年全年的整體通脹率預計會在4.5%至5.5%之間,核心通脹率預計平均為2.5%至3.5%。
為了協助國人因應通脹,政府於21日出台15億元援助配套,扶持受影響的個人、家庭和企業。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認為,大部分物價在近期內都沒有放緩的跡象,援助配套估計也無助於降低物價。「我們的整體和核心通脹預測分別保持在5.5%和4.5%,即使邊境重新開放,國內勞動力市場吃緊的情況也不可能迅速解決,工資通脹可能進一步上升。」
她說,接下來主要觀察整體和核心通脹會否在9月至11月達到最高峰,並在進入年底時一如預期開始穩定下來。
調查:八成新加坡居民
預計生活費未來一年繼續上漲
新加坡核心通貨膨脹率攀升至13年來的最高水平,24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每10名受訪者中,就有八個預計下來一年的生活費將繼續上漲,較年長的居民更擔心生活費會顯著上漲。
民調機構YouGov的調查顯示,近七成的新加坡受訪居民將減少外出就餐等非必要的開銷。(檔案照)
民調機構YouGov在2022年5月20日至6月5日,對1055名18歲以上的新加坡居民針對生活費上漲的看法展開調查,誤差幅度為2.94%。
受訪者中,83%認為生活費將在未來12個月繼續上漲,當中有51%預計生活費會大幅調漲,32%則認為會略微上漲。
年齡越大,就越擔心生活費會大幅上漲;45至54歲以及55歲以上的受訪者中,分別有60%和57%預計生活費會在未來12個月大幅上漲;18至24歲以及25至34歲者,則分別有45%和37%認為生活費只會略微上漲。
問及準備採取什麼措施來應對物價上漲,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將減少外出用餐等非必要開銷,其他應對方式包括改變購買食物的習慣(53%)、少去旅行(39%)以及減少家庭用電(36%)。每三人中,就有一人表示將使用現有儲蓄或減少儲蓄;每七人中就有一人會換工作或加班。
調查也發現,每八名受訪者中,就有三人認為個人財務狀況會在未來12個月惡化或維持原狀。持樂觀態度者占少數,10人中僅有兩人看好財務情況會改善。
較年輕的受訪者對自己未來的財務狀況更有信心,18至24歲以及25至34歲者,分別有42%和33%認為財務狀況會在未來12個月改善。55歲以上的受訪者,則有42%擔心會惡化。
經濟師:核心通脹持續升溫
金管局或再次提前收緊貨幣政策
新加坡核心通貨膨脹持續升溫,有經濟師預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能再一次提前收緊貨幣政策。
金管局半年一次的貨幣政策會議將於10月份召開,市場普遍預期金管局會再度收緊政策,讓新元升值。
由於新加坡核心通脹至今沒有放緩的跡象,有經濟師認為,金管局可能在會議前就收緊政策。
新加坡核心通脹至今沒有放緩的跡象,有經濟師認為,金管局可能在10月會議前就收緊政策。(檔案照)
星展集團經濟師謝光威接受訪問時指出,5月份的核心通脹率為3.6%,已經超出金管局預測的2.5%至3.5%的範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他認為,最新數據將促使金管局在接下來的政策會議進一步採取行動,甚至不排除在10月份的會議前就這麼做。
謝光威還指出,新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正接近政策區間的頂端,新元有可能進一步升值。「所以現在的問題是,金管局將採取預防措施而提前,還是等到10月份才行動?」
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受訪時說:「如果核心通脹率在接下來兩個月上升到4%以上,則不能排除金管局有可能再次提前收緊政策。」
馬銀行證券兩經濟師
不認為金管局會有行動
儘管5月份核心通脹率超出預測範圍,ING集團高級經濟師尼古拉斯·馬帕(Nicholas Mapa)估計,全年平均還是會落在預測範圍內。馬帕受訪時說:「金管局之前已經預先採取行動收緊政策,如今正在密切留意通脹接下來會否放緩。」
由於能源和食品價格仍維持在高水平,馬帕認為,如果在第三季沒有放緩,金管局10月份有可能進一步收緊政策。
馬來亞銀行證券經濟師蔡學敏和李主禮卻認為,金管局不會再行動。
兩人在分析報告中說:「我們估計金管局在10月份會議宣布維持現有的政策立場,因為核心通脹可能會在第三季達到高峰,並保持在金管局的預測範圍內。」
蔡學敏和李主禮也說,新元名義有效匯率在政策區間內仍有足夠升值空間,目前的交易價約高出中間點1.5%。
自2021年10月,金管局已經一連三次收緊政策,其中2022年1月金管局出乎市場意料,提前收緊政策。那一次是金管局22年來第三次在半年一次的周期以外,調整貨幣政策。
為了因應物價高漲,今年來大部分央行開始收緊貨幣政策,菲律賓央行昨天宣布調高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2.5%。
印度尼西亞央行是少數按兵不動的,23日宣布政策利率維持在3.5%。
文:呂愛麗、馬華卿、呂愛麗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