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2022-06-25     于晏     13050

6月24日,截稿较早,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二、境外输入病例新峰值很可能不晚于下周二出现

三、新加坡ICU仍有1起儿童病例

四、昨通报3起新增死亡病例,总体病死率降至0.101%

五、普通输氧降至28人,普通住院病患增至305人

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

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这几天新加坡出现大量新增新冠病例,不少朋友问,新加坡不是早就不检测了吗?连旅客入境都免检测、免隔离,新增病例哪来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

新加坡没有检测骨痛溢血热/登革热,为什么还有新增病例?

新加坡没有检测肺癌胃癌直肠癌,为什么还有新增病例?

新加坡没有检测近视眼,为什么满街戴眼镜的?

新冠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局不强制检测,照样能发现新病例。

在新加坡,新冠防疫早已常态化。小政府,大社会,每个人得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有一种东西叫ART抗原检测棒。新加坡市面上的ART检测棒有不少是从中国大陆进口的,超市、药妆店到处都买得到,价廉物美,零售价一般在2.50新币左右,比小贩中心一盘烧鸭饭还便宜几乎一半。

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有许多人,从国外旅行回来,自测;准备参加大型活动如婚宴,自测;准备探望长辈,自测;出了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疼,自测;身边有人确诊了,自己哪怕无症状,自测;等等等等。

这类自测出了阳性结果,都不上报。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上报,每天的几千起新增确诊数据,又从何而来?

是这样的。有些人自测阳性,但是无症状,感觉不放心,前往诊所再测。另有些人,出现症状之后,懒得自测,直接上诊所看医生。在诊所做出的ART阳性结果,就会上传到卫生部。

所以,每天的新增病例数据就是这么来的。

也所以,无论卫生部长或专家,或我们《新加坡眼》,一直在说,新加坡的实际阳性率肯定比“账面上”的高,而且可能高不少。

当然,有些朋友还要问,这些不都是ART抗原检测了吗?那么,每天新增病例当中8%至10%的PCR核酸检测阳性,是怎么回事?

没错。绝大部分人在ART阳性之后,就认定为确诊。但是,那些属于高风险的人员,例如有多种基础病长期病史的、先天免疫力不足的、孕妇、年纪很大的长者、未有疫苗保护的幼儿等等,以及日常接触这些高风险人群的从业人员,在ART阳性之后,会安排PCR核酸检测。

为何要“多此一举”?因为ART只能检测出阴性阳性,无法检测出体内的病毒量,只有PCR核酸检测才能测出病毒量。对高风险人员,为保守起见,用PCR核酸来复核他们ART的阳性结果,同时可以更准确地掌握他们感染之后的风险情况,如果PCR核酸检测结果Ct值很低,意味着体内病毒量很高,那么就必须特别谨慎对待。虽说新加坡从去年下半年已执行居家康复,但是,高风险人群仍须住院,哪怕是轻症。

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破139万起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6月23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6606起,含本土5954起、境外输入652起,累计139万零558起,破139万起。

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境外输入连续两天创历史次高

新峰值可能不晚于下周二出现

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昨天,境外输入病例新增652起,连续两天创历史次高,累计4万2204起。

《新加坡眼》判断,境外输入病例会持续高企,下一个峰值很可能不晚于下周二(6月28日)出现。

本地确诊病例以38%速度增长

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连续九天高于1.0,自前一天的1.30升至1.38,意味着前一阶段七天出现100起,本阶段七天则出现138起,涨幅30%。

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长率应该会在1.0上下波动,直至达到群体免疫。

病毒无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开放之后出现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关键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民众并不惊慌,心态平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

ICU重症病患回降至8人

仍有1起儿童重症病例

新加坡昨天ICU重症病房有8人,比前一天少4人;ICU病房占用率为2.3%。

新加坡早就不检测新冠了,为何天天还有新增病例?

按年龄分,七旬或以上年长者有7人(-3),六旬0人(-1),0-11岁儿童有1人(=);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

自6月22日以来,新加坡已有2天连续有儿童ICU重症病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