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隨著邊境限制放寬,旅遊逐漸恢復,本地航空業者積極招聘員工,歐美國家航空和機場早前就因為旅遊需求增長又遇到人手短缺問題,被迫減少航班。
英國媒體報道,倫敦希思羅機場就因為行李太多,造成歐洲和澳大利亞的乘客排長龍和行程延誤,要求航空公司取消班機。
招聘的員工需要培訓和再培訓 樟宜機場集團5月時表示,有超過6600個職位空缺。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上個月也表示,航空業有近2000個職位空缺急需馬上填補。
亞太航空公司協會總幹事Subhas Menon說,人手短缺是全球航空業所面臨的問題。
他指出,由於航空業大致上屬於專業領域,填補職位空缺除了要聘請符合條件的員工,重新聘請的員工也必須接受培訓或再培訓。
不過,他表示亞洲業者所面對的問題或許沒有其他國家的嚴重。
「我的感覺是,在亞洲裁員人數相對較低,所以要增加人力應該不會太困難,雖然還是需要時間招聘和讓員工重新上手。這不像開關水龍頭這麼簡單,因為安全是第一。」
專職較難找到適合人選 本地公司表示,已經加快招聘速度,申請的人也很多,但一些專業職位還是不容易找到合適的人選。也有受訪業者說,在聘請基層職位遇到困難。
新加坡航空公司表示,自從今年三月恢復空服員招聘活動後,至今已經篩選了800名申請者,其中有60%是前空服員。新航發言人說,收到「數千個」申請,比疫情前多出三到四倍。
新翔集團(SATS)早前有大約600個職位空缺,集團表示目前大部分職位已經被填補。
航空地勤服務公司dnata常務董事Musdalifa Abdullah表示,公司計劃招聘和培訓200名新職員,並且在職業展收到熱烈反應,超過300份申請。不過他也指出,聘請需要經驗的專業職位仍是個挑戰。
新加坡航空貨運代理協會(SAAA@Singapore)Pauline Tok則說,基層職位特別難請人,尤其是在樟宜航空貨運中心和機場物流園的職位,因為這些地點不方便。
她也指出,航空業急缺人手,求職人士有太多選擇,一些候選人同時申請不同職位,一些人甚至「失蹤」,沒有來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