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6月中旬放了一星期假后,最近开始恢复工作。
受到第26届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的邀请,李显龙去了非洲国家卢旺达,并作为参会代表发表了一些看法。
图源:CNA
过去的几年,对于新加坡来说颇为不易。在大国博弈下如何求存,在新冠疫情下如何自保谋发展,成为了新加坡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而今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以及之后带来的物价上涨、粮食危机,也让新加坡在苦苦应对中。
针对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李显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图源:李显龙脸书
李显龙:
大国不该逼迫小国选边站
这只会让我们忧心忡忡
在接受新加坡本体媒体采访时,李显龙首先表达的,是大国博弈下小国艰难求存的困境。
对于小国来说,大国在本国附近区域内角力,对自己来说绝对不能算是一件幸事。
不管是大国之间产生了矛盾,或是大国之间抛开小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于角力中心的小国们来说,产生的只能是无尽的担忧。
很不幸的,亚太地区乃至东南亚,现在是中美两个全球超级大国的主要竞争区域。
诚然,大国竞争之下,能为新加坡之类的小国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优势。
为了争取小国的支持,大国会争取小国的市场和商机,与这些效果经济体做生意、发展关系、投入更多资金,以及把更多产品出售到小国。
新加坡在不久前成为了印太经济框架的创始国,图源:NBC News
但是,除了经济上的利益之外,大国博弈势必会迎来区域内的政治不稳定。
就像冷战期间,东南亚各国被迫要选边站一样,现在的东南亚也遇到了这个关口。
不过,这不是什么好事,被迫选边站,只能为这些小国带来困扰。
目前,新加坡的做法是,两头都不靠。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谁想做生意或是投资,新加坡都会积极参与其中。
新加坡也积极参与了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图源:见水印
只要不互相排斥,新加坡都会参与其中。
说起来,已经不是李显龙第一次表示类似的担忧了。早在去年,甚至更早的2019年国庆群众大会上,李显龙都流露了相同的担忧和看法。
“不选边站”,至少在可见的未来,依旧会是新加坡的中美外交主轴。
李显龙:
中小国家应紧密联合
才能维护自身利益
当然,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成为大国的机遇已然过去。
在这个由中小国家占据的世界里,李显龙认为这些国家可以做得更多。
虽然受制于体量和实力,中小国家并没有办法单独和大国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没有办法左右世界的趋势。
但是,如果集齐了多国,那这一股力量就无法被大国所忽视了。
东盟(东盟)是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一个联合,图源:CFR
通过更加紧密的联合,小国之间能在国际间发声,甚至在联合国内都能占据一定的地位。
反之,这些国家的声音就会被淹没在大国之间,有可能被大国“裹挟”。
由30多个国家组成的环球治理组织(3G),图源:海峡时报
大国虽然强大,但也无法在这个世界中成为“一言堂”的存在。
小国之间通过联合,才能将它们的观点和看法告知全世界。
这不一定是对大国的掣肘,而是为了本国的自身利益。
李显龙:
应对食品供应紧缺
大家应该尝试改变
除了国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外,对于现在全世界面临的食品供应危机,李显龙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因为俄乌局势的不确定性,像是家禽这类的食品价格急剧上涨。
不少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纷纷开始限制家禽出口。对于新加坡这个绝大部分食物都依赖外来进口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影响巨大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