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罕见,但这种病毒也会攻击面部神经而引发的拉姆齐亨特综合症!
要知道贾斯汀比伯才20多岁,本地患病女子40岁左右,所以年轻人也有几率患上该病。
典型症状是面瘫、耳痛和耳内或耳周围长水泡。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味觉改变、口腔内长水泡、晕眩,以及听力出现异常,如耳鸣和听力受损。
极端的情况可能会因为无法完全闭上眼睛而导致眼睛干燥、发红甚至角膜损伤。医生提醒越早开始治疗,康复机会就越大。
随着人类和新冠共存越久,被发现的"后遗症"越多,很多症状往往没有直接的证明与新冠有关系。
但是不可否认新冠改变了一些人身体的状态,比如有人称自己康复后气喘、胸闷、失去味觉、疲劳等等。
一旦免疫力差了,身体就会遭到各种各样其他病毒的攻击~
不过好在现在最新研究初步结论是:确诊奥密克戎痊愈后,出现长期新冠后遗症的概率比德尔塔要低。
数据来源:柳叶刀 | 制表:上观
众所周知,接种疫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新冠重症,而严重后遗症往往和较重的症状联系在一起,接种疫苗进而也可以减少后遗症。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不要感染。
但是新加坡现在正面临疫情全面反弹,这次特殊时期还伴随着人们不够重视和政策改变的特殊情况,岌岌可危。
人们一点都不重视新冠
国大迎新会曝感染群
新加坡病例正在回升,可以预见会有更多人感染。 这一轮疫情人们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周六晚上还有大量人聚集在乌节路听街头歌手唱歌, 很多人没戴口罩(按规定户外无需戴)一起合唱。
(图源:CNA)
对于这波聚集,网友都只能说“你们自求多福了”。
祝愿那些打了针的人好运 祝愿那些得新冠的人好运
网友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前几天新加坡大学还爆出了迎新会出现的新冠感染群。
一下子20个年轻力壮的人确诊新冠,但是新加坡卫生部早已不通报感染群了。
是学生悄悄向媒体曝光,新闻才揭发了这件事~
(图源:mothership)
(图源:新明日报)
最近是新加坡大学开学的时候,爆料的女生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她所在的学院在6月15日到17日举办迎新会。
当时一共200多人参加,分成18个小组,在校园的室内外进行一系列团建活动。
按规定室外活动不需要戴口罩,但是很多人玩嗨了从室外返回室内也没有没有戴上。
迎新会上很多活动都是需要学生肢体接触的,结果第二天她和其他20多个学生都确诊了!
参加活动前她本人进行过自测呈阴性,所以她认为一定是在活动中被人传染。
新加坡的年轻人是最“无惧”新冠的一代,我们在社交网络上也经常能刷到他们夜晚“无罩”热舞。
(迎新会示意图)
2天后,新冠补贴全面缩水 政府宣布发放免费ART
疫情袭来,但是!2天后有个重要的变化:呼吸道疾病去看诊不再是“10元诊费”。
前段时间卫生部发布重磅通知:
“随着我们恢复正常,并学会与新冠相共存,相应开始缩减对新冠相关治疗的补贴规定。”
具体来说以下领域将出现变化,新冠医疗相关补贴“大缩水”
【1】 🫁 PHPCs的呼吸道感染费用
2020年2月启动新加坡超过1000家PHPC诊所提供护理,出现呼吸道症状的本地居民看诊只须支付10新币诊费包括开药,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则只须支付5新币,当时此举是鼓励大家不舒服了去看医生。
现在,这项重大补贴将取消,诊费水平回到疫情前,不过如果你的确有新冠症状还是会提供免费ART和PCR。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