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必須對人民負責,因此面對任何批評,改變航線與否,取決於是不是為人民做對的事,國家能不能繼續前進。
在盧安達進行雙邊訪問的李顯龍總理當地時間星期一與盧安達總統卡加梅在聯席記者會上接受兩國媒體提問。盧安達媒體問兩國領導人,如何處理外界的批評,又如何決定是否應改變前進的方向。
李總理說,政府必須為人民做對的事,也必須決定帶領國家朝什麼方向前進。他說,沒有人永遠正確,因此政府必須聆聽看法和來自團隊內部、甚至國外的批評。「你必須客觀地聆聽,這些批評有道理嗎?是不是言之有理?我們有沒有出錯,能不能做得更好?如果有,那就得做出改變,聽取意見,找出糾正不對的事情的方法。」
即使在努力做對的事情的同時,仍然會有人批評。李總理說,這時就得分辨對方的用意,如果是要幫助新加坡做得更好,就應該聆聽。但政府必須為最後做出的決定和結果負責。
「對提出批評的人,我如果照著你的提議走,最後卻出問題,你能喂飽我的人民嗎?人民如果變成難民,你會收留他們嗎?如果不能,那我感謝你的好意,但我必須履行責任和做出決定。」
至於一些針對價值觀、優先事項和運作方式的指責,李總理說,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歷史、文化和處境,價值觀和治理國家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如果認為對方的批評不公允或引述的事實不正確,我國會帶尊重地表示不同意,並闡述己方觀點。如此才能讓國民信服、不混淆,所有人也能根據雙方的論點得出結論。
李總理說,作為民選領袖要對人民負責。政府會盡力做對的事,並在選舉中負責。
「如果人民認同我們所做的,我們就會帶著人民的委託繼續為民服務。如果我們做得不對,那就會由另一支團隊掌政。有了這個作為基礎,就可以接受批評而無需太自我辯護,或過於輕易被旁人左右觀點,並為新加坡找出正確的前進道路。」
卡加梅2000年出任盧安達總統至今,不時被指集權和進行政治壓迫。盧安達近期和英國政府達成協議,讓部分非法入境英國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轉送到盧安達安置,也遭到非議。
卡加梅回答上述記者提問時強調,最重要的是國家最終有沒有取得進步,人民的生活有沒有改善。
在盧安達舉辦的第26屆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上周剛落下帷幕。有盧安達媒體問李總理,大英國協是否對經濟實力較大的成員國更有利。
李總理說,各成員國相互制定合作、互助和共贏的方式,有些通過大英國協的平台,有些成員國則通過非正式渠道合作,但大英國協的價值在於成員國在想法上大致相近,合作起來也更有把握。
較發達成員國通過發展援助,為發展中成員國開發技術能力、人力資源和提升人民教育。新加坡的一些部長曾在科倫坡計劃獎學金下受惠,李總理自己也曾獲頒大英國協獎學金,這些都讓發展中的成員國獲益。
李總理說,大英國協無法滿足成員國所有的願望,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作為大英國協的一員有它的好處,這也是新成員願意加入,和現有成員國留在大英國協的原因。
文:藍雲舟、基加利報道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