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在祖国支持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愈加稳固。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数量占比超过一半,股票市值占比近八成。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全球逾七成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
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北向通”“南向通”,以及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安排,凸显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愈加成熟,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天的香港保持稳定繁荣,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过去25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林郑月娥说。
6月16日,在香港利东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迎风飘扬。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来自祖国的温暖始终如一
一张色彩缤纷的感谢卡上,两个大大的红字“感谢”引人注目,“感谢”的是“中央政府关爱我们一家”。这是一名香港小女孩亲手绘制的感谢卡。
感谢卡的抬头是“中央政府”,后面略显稚拙的笔迹写道:“谢谢祖国研发了疫苗保护了我们,我们全家已经打了疫苗,还有及时发给我们的防疫包。”最后署名:殷殷。
2022年初,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香港,本地医疗系统一度不堪重负。中央又一次及时伸出援手,为香港同胞雪中送炭:以最快的速度援建方舱、医院,及时派遣多批专家与医疗队员,提供大量防疫抗疫物资,全力保障生活物资供应……
香港上水屠房工人染疫,内地及时调派38位有经验的屠工来港,对此陈月兰深有感触:“让市民每天能吃到新鲜猪肉,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定心丸’。背靠祖国生活有保障啊!”
“就像母亲最懂自己的孩子,祖国也最懂我们,尽全力帮助我们,给我们物资,给我们经验,给我们信心。”香港市民刘女士动情地说。
血相融,心相连。犹记2003年初春,香港暴发非典疫情,在内地同样急需抗疫医药物资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向香港提供大批抗疫药品和器材。凭借香港社会齐心协力和内地无私援助,这场持续数月的疫情终被成功控制。
来自祖国的温暖,多年来始终如一。
在内地就业的港澳人士可缴存住房公积金,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在内地居住并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可申请领取居住证,在内地的居住地依法享有三项权利、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及九项便利,涵盖就业、教育、医疗、旅游、金融等……
“一切都变得更加方便,我们的梦想也更有机会实现。”麦骞誉说。
在去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香港运动员表现出色,奖牌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香港队获得桌球女子团体项目铜牌,与获得金牌的中国队同时站上领奖台,五星红旗与紫荆花区旗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同时冉冉升起,是香港与祖国同心同行、共享荣光的历史必然的又一生动写照。此情此景,令无数港人发自内心地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香港女子桌球队教练李静说,如今香港与内地的体育交流非常频繁,香港运动员有机会与国家队运动员一同训练,在交流切磋中提升技术水平。
曾在国家支持下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项目的香港,将于2025年首次参与承办全运会。对此,李静充满期待:“我们会全力以赴,赛出自己的水平。”
这是6月25日在香港尖沙咀拍摄的香港岛灯光秀。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香港的底气在祖国,香港的机遇在祖国。李家超表示,香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依循这个方向,更好、更快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根愈深叶愈茂。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越来越多香港同胞相信,坚定的爱国者一定会把香港治理好、建设好、发展好;740万香港市民同心同向、携手并进,必将共创共享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采写记者:刘欢、查文晔、刘明洋、牛琪、王茜、韦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