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電腦的半個世紀前,報紙是如何印出來的?
前排字員趙國鋒說,每一個字都要工人一個一個鉛字找出來排列,為了以最快速度完成,一篇稿子必須分幾個人撿。如果排錯字就要補救,而錯字太多,會被「請喝咖啡」。
鉛字能用幾次,用完如何處理?一個排字員的日常工作是怎樣的?
今年70歲的趙國鋒1968年十六歲時就在舊《新明日報》當鉛字排字員 , 1971至2002年則在《星洲日報》、《 南洋商報》 和《聯合早報》工作,由中文打字組至中文電腦組和菲林曬版組,見證了報館的搬遷和改變。
這期的《958印象古早》趙國峰分享早年在報館的工作經歷。
星洲日報紀念鎖匙扣(照片來源:趙國峰)
從前使用的鉛字粒,趙國鋒多年前在晚晴園印刷展覽介紹報章和印務館展覽館中拍攝的(照片來源:趙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