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新加坡要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這波新政關乎到全島560萬人的衣食住行!
一場疫情,給新加坡帶來了諸多「傷痕」:經濟受到重創、許多大型企業倒閉、無數人被迫轉行。
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損失,新加坡上任財政部長王瑞傑從國庫提了1000多億出來發給國民,如果再算上「封城」期間的損失、冠病檢測的費用和疫苗,最少都要 2000億 打底。
本以為疫情過去,本地經濟就會迅速復甦,然而雪上加霜的是,因為俄烏衝突與中美博弈的關係,全球糧食與能源價格上漲、通脹問題嚴重,區域供應鏈中斷等等,這些都給新加坡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為了應對這些困難,也為了 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推出了「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涵蓋「6大支柱」 主題包括:經濟、教育、醫療、建設、環境和身份認同。新加坡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加坡為聆聽民意
推出「攜手前進」活動
「6大支柱」影響
全島560萬人民生
新加坡推出的為期一年的「攜手前進」活動,其實是為了更好的聆聽民意, 為新加坡下一個10年及更長遠的未來制定計劃。
「攜手前進」活動由19名第四代團隊成員負責領導不同主題的討論。其中包括:經濟、教育、醫療、建設、環境和身份認同這6大支柱。
每一個「支柱」都會由一名部長負責, 副總理黃循財希望通過這項全國運動,讓當局能知道人民的期望、責任和要履行的公民義務,並一起努力,將共同的願景和目標化為事實。
副總理黃循財也做出鄭重承諾:「 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這個運動,我們會聆聽您的意見、擔憂,和您提出的觀點和建議,然後第四代團隊會商討我們的社會需要哪些改變,包括做出政策改變。 」
最後的報告預計明年年中將會出爐,屆時全島又將迎來一波「大變革」!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 副總理黃循財這波操作你不得不服。
第一支柱——「建設」:
造「長島」,搬基地
未來10年迎來翻天覆地變化
其實上述的這些領域,許多改變都已經在進行當中了,萬事通先說一下第一支柱——「建設」吧。
新加坡這些年來,最直觀,最讓人感到翻天覆地變化的地方就應該是建設了。
萬事通記得剛來的時候,新加坡濱海灣還是一片空地,如今金沙酒店、金沙購物中心、濱海灣花園等等都拔地而起。
只要再給新加坡10年,我們看到的又將是一片不同的風景,比如說:當局打算在新加坡東海岸至樟宜的濱海沿岸,填出一座「長島」出來!其實早在1991年,就有類似的計劃出現了,當時當局打算開發出一個濱海住宅區出來。
不過這次,考慮到未來50年新加坡的周邊的海岸線很可能會繼續上升,所以就把這個「住宅區計劃」和「海岸線保護計劃」「撮合」在了一起—— 填出一個「長 島」來保護新加坡的海岸線,再把該島發展成一個住宅區。
同時還可能在「長島」上建造一個新蓄水池,以此來提高新加坡的防洪和水供韌性。
圖源:Prime Minister's Office
新加坡的野心可不僅僅是造一個「長島」而已,當局還計劃在2030年之前,將巴耶利峇空軍基地遷移至樟宜東部。而 它的原址將被打造成全新的市鎮區,集住宅區、工作區、公園、自然走廊和水道網絡於一身的「新時代市鎮」!同時也會保留機場的控制塔和機庫等歷史悠久的建築物~
通心粉們有沒有發現,在 巴耶利峇空軍基地附近的建築都特別矮小? 那是因為有機場的緣故,所以附近的建築物都不能被建的太高。如果這個機場被搬走了,附近的建築物就會全部來一次「大整修」! 到時整個區域都將煥然一新~
換句話說, 屆時該區域的房價很可能會漲一波,因為你關注了萬事通,所以通心粉們都能提前得知這個消息~
Artist’s impression: URA
第二支柱——「經濟」:
豪撒15億,
刺激經濟與解決人荒問題
接下來說一說坡島的 第二支柱——經濟。
後疫情時代趕上了俄烏衝突, 通貨膨脹問題困擾著許多人,本地企業也都面臨著人荒問題。
為了解決通脹的問題,當局決定給150萬名坡島居民發放高達$300元的消費稅補助券 -特別現金補助。同時,消費稅補助現金和消費稅補助券是可以一起領取的~ 這意味著,目前已獲得消費稅補助現金的通心粉們, 8月將獲得總值高達$700元的補助!同時,每個家庭也能得到$100元的水電費補貼~
最近有通心粉抱怨: 因為通脹的關係,新加坡不管什麼都在漲,就是薪水不漲!
當局仿佛聽到了你們的呼喊,決定幫助企業給通心粉們加薪! 僱主在給月薪不超過$2500元的居民員工加薪時,政府資助的加薪額比率將從50%調高至75%! 月薪$2500-$3000元的居民員工加薪時,政府資助的比率則從30%調高至45%!
同時當局也將延長招聘獎勵計劃,為僱主們承擔新員工的一部分薪資: 如果新員工若不超過40歲,當局將承擔員工首$5000元月薪的15%作為補貼,為期6個月,津貼上限為4500元。對於40歲及以上的新員工,或殘障者及有前科者,補貼期限則長達12個月,津貼額是員工首$6000元月薪的50%。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項計劃的延長對於想找工作的年長人士、殘障人士以及有前科的人來說,都是大利好!
圖源:TalentTribe
於此同時,從7月1日起,那些持有工作準證的外籍員工們,想要跳槽到相同領域的公司也不再需要得到原僱主的同意~
第三支柱——「教育」:
開啟「終身學習」計劃
70歲阿姨2年拿
50張證書與文憑
教育,是支撐坡島的「第三支柱」! 近年來,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也迎來了不小的改革。而最讓萬事通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終身學習」計劃了!
新加坡鼓勵國民「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才能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 疫情期間,當局給每個人都發放了價值$500元的SkillFuture「代金券」,供國民學習,不知道這次你有沒有薅到政府的羊毛呢?
還有位70歲的阿姨,在疫情兩年考取了近50張文憑和證書。國內70歲的阿姨估計都退休,開始跳廣場舞了,而本地阿姨還是那麼好學~
不過近些日子,李顯龍總理強調: 學歷不能拿來用來衡量一個人的終身價值。
副總理黃循財也表示:營造更開放的「溫情的唯才是用」制度。加大學前教育投資,才能確保所有新加坡孩子不論社會背景都能發揮潛力,把才能的概念擴大到學歷之外。
第四支柱——「環境」:
買電動車無需支付
$5000新附加費
第四支柱:環境。因為新加坡是一個島國,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將會對本地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當局決定做出表率,在2050年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
同時為了鼓勵車主使用電動車,當局決定那些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間購買電動車的車主,將無須繳付最低$5000元的附加註冊費。同時當局也將設立更多的電動車充電樁,使電動車逐漸普及。
雖然本地擁車證豪華車組的價格已破$10萬,創下新高,不過只要買的是電動車,還是最少能剩下$5000新的,只不過這駕駛體驗嘛......
第五支柱——「醫療」:
冠病期間檢測、住院免費
衛生部再給每家每戶發放
10個自檢盒~
在新冠、猴痘、不名兒童肝炎等疾病肆虐全球的情況下, 「醫療與社會支援」就是第五支柱。
醫療與社會支援方面,則由衛生部長王乙康與總理公署部長英蘭妮共同領導。
新加坡的醫療費用雖然高昂,但因為有Medisave和政府補貼的存在,還不至於承擔不起。
疫情期間,不管是新加坡的冠病檢測費用、疫苗費用、還是冠病住院費用,對於本地公民來說都是免費的。前幾天,衛生部還決定再給每家每戶發放10個自檢盒。
此外,當局也會加強社區關懷計劃的中短期援助和長期援助套餐。現在領取社區關懷計劃長期援助的單人家庭每月將獲得$640元與之前相比增加了40元~
第六支柱——「身份認同」:
博物館門票免費,
保留「情感廊道」等等
最後一根支柱比較特殊,那是坡島民眾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感」。
因為新加坡許多居民都是新移民或者二代移民,對「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感有限。 當局其實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說:
全島大多數博物館對於公民來說都是免費的,為的就是能讓更多人了解到新加坡的歷史。再比如說,每年的國慶節演出門票,其實都是對公民免費發放的。
不僅如此,新加坡每個成年公民都要服役2年,這種國民服役制度也能有效的培養居民對身份的認同感。
在新加坡未來的發展計劃中,還 劃定了5個「保留情感廊道」 出來,讓坡島人保留對自己家園的歸屬感、親切感和歷史認知等等。
至於什麼叫「保留情感廊道」呢?通俗一點講就是一條街,或者一個「廊道」,行人走過,會有一種「哇!新加坡的歷史好豐富啊!」的感覺。
這5個廊道包括:鐵道走廊、南部山脊及海岸、內環、湯申至加冷以及東部歷史路線。
圖源:Linda
新加坡前三任總理驚才艷艷
黃循財能否打破
「富不過三代」魔咒?
新加坡前三代總理都是偉大的人。
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如流星般閃耀,他一手把新加坡從一個小漁村打造成現在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
第二任總理吳作棟,兢兢業業14年,穩固了李光耀「打下的江山」,防住了「非典型肺炎」。
第三任總理李顯龍,把新加坡打造成了東南亞區域的「扛把子」,集合區域之力在中美之間博弈,還帶領新加坡回歸到了疫情前。
都說「富不過三代」,黃循財能守住先輩們打下來的江山嗎?
巧的是 黃循財昨天在職工總會發表演講做總結時也用了「富不過三代」這句俗語 :「這就像爬山一樣,越往上走,空氣越稀薄,而且越來越困難。我們都知道這條路不容易,但 我會盡我所能確保新加坡與眾不同。我不能保證永遠如此,但可以肯定,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們將確保新加坡繼續繁榮,所有新加坡人能共享繁榮果實。 」
句句肺腑,沒有一句官話。萬事通真心希望新加坡可以打破「富不過三代」這個魔咒,同時如果通心粉們對新加坡未來的發展有什麼建議,也可以通過正規渠道提交上去~
通心粉們,對於新加坡出台的「攜手前進」聆聽民意活動,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8215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74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