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6月28日宣布將入境旅客的集中隔離天數,從原來的14天減至七天,之後的七天居家健康監測也縮短至三天。這是大陸自2020年8月重開邊境以來,對跨境疫情防控最大幅度的鬆綁,意味著旅客入境後行動受限時間將從原來長達三星期降至10天。
圖為今年1月18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入境旅客,等待防疫部門用巴士集中將他們載往指定的隔離酒店。(法新社)
受訪商界人士對新措施表示歡迎,認為是中國將逐步邁向重新對外開放的信號,有利於改善外商信心和預期。不過,往返中國的國際航班也須跟進增加,才能有效恢復中外商業交流。
北京和上海6月27日都沒有本土病例,是四個多月來的首次。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隔天宣布,對入境旅客採取「七天集中隔離加三天居家健康監測」的管理措施。大陸多數地區此前要求入境者在酒店隔離14天,一度還長達21天。
上述調整也適用於與冠病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意味著中國也在為跨省市區之間的人員流動進一步減少障礙。
大陸和香港股市走高
隔離期間的檢測要求也有所降低;入境旅客現在僅須採集口咽拭子樣本,免去鼻咽拭子採樣的實驗室測試。中國上次更新防控方案是去年5月。
受利好消息提振,大陸和香港股市6月28日午後走高,滬深300指數收盤上漲1%。酒店和航空股當天也大漲。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6月28日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最新防控方案全面落實「動態清零」總方針,是對防控工作的優化,決不是放鬆防控,表明中國尚未調整防疫基調。
圖為近期吉林市開展核酸檢測。(新華社)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則說,調整防控方案主要基於三方面考量,即中國疫情正得到控制、奧密克戎變異株潛伏期短,以及前期的試點研究,取得大量的科學依據。
中國今年4月曾在大連、蘇州等七座城市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試點,將入境旅客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管控措施,調整為10天集中隔離加七天居家健康監測。
「七加三」隔離措施 受美英歐等在華商會歡迎
美英歐等在華商會紛紛對新的「七加三」隔離措施表示歡迎。上海美國商會在微信公眾號上表示,這將讓企業更容易把員工帶到中國,以及中國企業及高管訪問美國。中國歐盟商會表示歡迎,同時也提出警惕,指地方政府會否都遵守新規仍有待觀察。
中國新加坡商會重慶分會會長吳適存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中國嚴格的隔離措施已導致新渝之間很多商業活動停頓,商會也曾向官方傳達應進一步開放邊境,允許更多商業交流的信息。
他對新措施表示歡迎,認為這項調整除了降低跨境商業交流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肯定也有助於恢復商業信心及改善商業展望。
但吳適存也指出,目前新加坡飛中國的單程機票價格高達7萬元人民幣(約1萬4500新元),官方也須跟進增加國際航班的數量,把貴得離譜的機票價格降下來。
新加坡樟宜機場(陳斌勤攝)
重慶市協和心理顧問事務所所長譚剛強則指出,中國之前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重創經濟活躍度,導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不少外資撤離、中小微企業倒閉等副作用。
他說,在中國總理李克強召開超過10萬人參加的全國穩經濟會議,以及京滬疫情告一段落後,政府也須根據新形勢積極調整防疫措施,帶動跨境跨省的人員、貨品、消費流通,為刺激經濟民生注入更多動能。
文:王緯溫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