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一代船王任元林:千帆过尽,另辟蹊径奔向金融

2022-07-04     缘分     42467

专访中国一代船王任元林:千帆过尽,另辟蹊径奔向金融

三年。任元林爽快地说:“不管搞得好不好,就三年。”

他给自己三年的时间,看能否再创另一个事业高峰。这个新事业,便是从扬子江船业(Yangzijiang Shipbuilding)分拆出去,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扬子江金融控股(Yangzijiang Financial Holding,简称扬子江金控)。

专访中国一代船王任元林:千帆过尽,另辟蹊径奔向金融

尽管扬子江金控甫上市即获纳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的资格,但在挂牌首日却出师不利,4月28日短短半个交易日下跌了10%,被纳入海指四个交易日后就被剔除,当前股价距离首日交易闭市价相差约33%。

身为扬子江金控执行主席,任元林接受《联合早报》访问,分享他对扬子江金控的初衷与愿景。

在新挂牌是最优选择  唯流动性不足

扬子江金控以新加坡为总部,作为新加坡上市的第一家中资控股金融投资企业,除了目前在中国的债务投资和放贷业务,它计划拓展基金和财富管理业务,并在亚太区域以及全球发达市场寻找投资机会。

对任元林而言,扬子江金控的分拆上市是自然构成,并不是突然的想法。“我们公司一边是造船,一边是投资。这几年造船做得不错,投资也不断在上来。每年我们都有利润,一年下来大概有20亿人民币(4亿1500万新元)左右,随着时间积累,越来越多。如果不把这些钱用活,就会缩水贬值。”

扬子江金控的分拆从去年12月中旬拍案,到今年4月底正式挂牌,整个过程不超过半年。在任元林看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仅因为获得新加坡交易所的支持,也得到卓侨兴的助力。后者拥有25年资金管理经验,目前担任扬子江金控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07年,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上市,成为第一家到海外挂牌的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筹集的55亿元人民币(现约11亿新元)资金是当时中国企业来新上市融资规模最大的。

相隔15年,扬子江金控再次选择在新加坡上市,任元林强调这是最优选择,“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新加坡的效率高”。

专访中国一代船王任元林:千帆过尽,另辟蹊径奔向金融

扬子江金控的挂牌仪式今年4月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地同时举行,人在中国的扬子江金控执行主席任元林以连线方式参与。(受访者提供)

看准以存托凭证 到中国上市

他直言:“以现在的中美关系,根本不可能到美国去。在中国,现在也不具备条件。要上市的企业太多了,没这么简单,中国最起码有几千家在排队。”

他也认清新加坡股市的不足,形容这里“水池太小”,流动性不足,上市公司的估值不高。

对此,他已有部署,看准中国政府今年3­月为境外上市公司打开的方便之门。中国当局宣布只要在境外上市超过三年,市值满200亿人民币,就能以存托凭证到中国上市。

凭著之前以存托凭证在台湾上市的经验,任元林看好扬子江金控有能力以存托凭证到中国上市,这将解决新加坡市场不够活跃的难题。

扬子江船业2010年曾以存托凭证的方式在台湾证交所挂牌,成为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首家赴台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不过,在2015年则出于成本有效性的考量宣布退市。

危机加快接班步伐 突破传统管理风格

回忆人生起落,任元林视2019年刘建国风波为他遭遇最大的个人危机。然而他也因祸得福,顺利把扬子江船业交棒给第二代接班人。

乐善好施的任元林2012年建立江苏元林慈善基金会,由江苏省靖江市原市委书记刘建国担任基金会理事长。后来,刘建国涉嫌受贿,任元林遭受牵连。当任元林接受中国当局进行机密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扬子江船业的股价在2019年8月8日当天闻声暴跌,从1.30元一度下挫近29%。

如今事后回想,任元林也不免感慨,中国许多上市公司只要掌门人出问题,公司都会落得垮台下场,幸好扬子江船业当时已有强大的能力,主要依靠国外订单,也没有向银行举债。

在任元林接受中国当局调查期间,儿子任乐天作为扬子江船业首席执行官,接替他担任代董事长。

直到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在2019年12月20日依法逮捕刘建国,这起风波才总算落幕,任元林也重新回公司上班。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公司在任乐天的管理之下井井有条,“我发现他管的甚至比我还好,我就没有必要再把权力抢过来。”

隔年4月,任元林宣布卸任执行董事长,由任乐天接任。

专访中国一代船王任元林:千帆过尽,另辟蹊径奔向金融

2020年9月,扬子江船业为国银租赁建造散货船举行交付仪式,当时任元林(前排右四)已卸任扬子江船业执行董事长,交棒给儿子任乐天(前排左五)。(受访者提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