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在报纸上吐苦水:毫不讲理的邻居是一大烦恼

2022-07-05     清禹     23843

长年累月的噪音,不仅让她耳根无法清静,还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她无法入眠得看医生吃安眠药、上班时打瞌睡还开始情绪暴躁,无法如常工作,结果选择离职。

她声称,与对方四次进行调解后,邻居的噪音“沉寂”了三个月,之后又故态复萌。

她实在忍无可忍,最终和丈夫搬走,每月付1200元租下一间有地住宅的睡房,只为了能安宁入眠,也能好好专注于新工作。

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能否成功“救援”? 建屋局指出,住在政府组屋的住户有一个规定的“清净时段”,即从晚上10点30分至隔天早上7点。当局吁请居民在这段时间保持低音量,避免进行钻孔及锤击等工程。

新加坡人在报纸上吐苦水:毫不讲理的邻居是一大烦恼住在政府组屋的住户有一个规定的“清净时段”。(建屋局网站截图)就上述案例来看,此规定并非人人都懂得遵守。

今年4月,社区事务署和文化、社区及青年部联合成立了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针对社区可否接受的噪音水平制定标准。

从6月起,小组开始征询公众意见,预计年底前能提出一套社区规范建议,用来解决居民面对的噪音问题。

今年初,也有读者投函《海峡时报》,建议当局应针对邻里噪音问题制定一套记过制度(demerit system),然后统计被投诉的住户一共收到多少封投诉信。

一旦投诉信件达到某个数量,当局就应该向该户居民发出警告信,让肇事者为自己自私又自我的恶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