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谈不上身份歧视,但PR在新加坡,确实是一种很重要的身份认同,也是很多人生大事的通行证,有了这个身份,便能够享受足够多的福利。即使是眼下疫情当头,对于PR也没有那么艰难。
1、解决养老问题
光是在新加坡工作不拿PR,就相当于白白为新加坡贡献税收,既享受不到新加坡国内的公积金,也没办法在新加坡养老。而成为新加坡PR后,可享有各种政府医疗补贴和优惠,类似于国内的医保卡,可以通过公积金的医疗储蓄户头,来支付公立或私立医院的部分住院和手术费用,在医疗费用高昂的新加坡必不可少。
2、搞定住房问题
在华人心中,买房几乎是人生头等大事。在新加坡,只有成为PR后才有资格购买HDB,HDB是政府推出的福利性住房,价格非常低廉,有些还位于市中心地段。另外,没有获取PR身份,就只能考虑价格高昂的Condo(私人公寓),而且现在需要缴纳额外30%的印花税,短时间内没办法回本。不仅如此,外国人购房的房贷额度相比于PR也是有很大限制的。
3、和家人团聚更容易
成为PR后,就可以帮亲戚朋友申请签证,包括Short Term Visit Pass和Long Term Visit Pass;也可以为配偶、21岁以下未婚子女申请永久居留权。
通过PR身份为他人申请短期签证属于担保签证,相较于游客通过旅行社申请的普通旅游签证获批更快。同时,还可以为父母和21岁以上未婚子女申请长期探访准证,在疫情期间也可以方便家人前来团聚。
4、以低廉价格获得优质教育
新加坡的政府中小学,教学质量优越,但学位非常紧缺,为了保障本地人的权利,政府学校优先录取公民和PR,之后才会择优选择国际生。PR不会担心没有上学名额的问题,国家还会给优秀的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补助金。另外,如果孩子是PR身份的话,从小学到大学的费用,一下就可以省下不少!
5、人生拥有更广阔的机遇
拥有PR身份后,在新加坡的身份便不会受到用人公司的限制,可以随意跳槽了。新加坡不少岗位只招PR和公民,这是因为新加坡政府对于每家公司PR和外国员工的人数比例是有要求的。
不仅如此,新加坡人力部还有专供PR找工作的网站,许多公司会在第一时间,将招聘信息发布到该网站,政府也会协助解决失业问题。如果想要创业的话,成为PR以后,就可以成立公司,手续非常便捷。
如何提升申请成功率
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举拿下PR
在新加坡的每个外国人,最终都期望能够拥有PR带来的尘埃落定。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享有这一份幸运。在身份这重约束下,许多没有拿到PR的外国人在疫情下的新加坡煎熬度日。也有许多等待了几个月的申请人,已经每天习惯性地刷著ICA最新状态,期待着有什么奇迹会出现!
如果想要申请PR的话,最好的时机就在眼前,当然光申请是不够的,还要保证自己能申请上,所以在前期准备上绝对不能大意!
如果不趁这段时间拿到PR,新加坡未来重新开放,一大波持工作准证的外国人即将涌入新加坡,不仅和你抢饭碗,还跟你抢PR名额!到时候,不仅PR申请难度又大了,工作准证也难拿,最坏的结果,就是直接带着全家一起卷铺盖回国!
怎么做才能尽快拿下PR呢?和投资移民明码标价不同,工作人士申请PR,向来都是一门玄学。看似几乎相同的条件,有人能一次性拿到PR,有人却申请3、4次都未通过。 有些家庭条件看上去很不错:夫妻双硕士、高工资、2男娃,来新加坡好几年……却拼不过看似撞大运的:刚来新加坡2年就申请PR,夫妻2人带一个女孩,7个月一次性通过。
有些申请者虽然看起来条件都符合移民局的标准,但可能在细节上出了问题,所以屡屡被拒绝。不妨找专业人做专业的事,帮你提升PR申请的成功率,争取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绿卡一举拿下!
想要把PR一举拿下
关键还是在于以下两点
1.符合移民局的选择标准
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英兰妮去年在国会表示:“新公民要不与新加坡人有家庭关系,或是在这里学习、工作或生活了一段时间。 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申请及遴选标准则主要根据他们是否承诺把新加坡当作家园,以及能否融入和对新加坡做出贡献。”
作出贡献其实不光是指高收入,可以是家里有小孩能够为新加坡的人口作出贡献,可以是稀缺行业人才能够为新加坡未来发展作出贡献,可以是热爱公益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高收入群体依然会被拒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优势就有可能成为申请PR的突破口。
2.拥有足够吸睛的材料是加分项
新加坡移民局一般会采用横向对比的方式,把经历、薪资、准证类型一致的申请者相互比较,比如:EP和EP互相比较,和孩子一起申请的互相比较,等等…… 实际上,新加坡移民局是不会跨级比较申请者的,EP和SP之间就不会相互比较。那为什么申请难度还是居高不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