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员工提供裁员津贴,以补偿他们失去的就业机会。
为公司工作至少2年的员工有资格获得裁员津贴。工作不足2年时间的人可获发善意津贴。
另外,怀孕的员工如果为雇主工作了至少3个月,且在接获裁员通知前被医生证明怀孕了,也有权获得生育津贴。
(图片来自:Unsplash)
3. 赔偿金额:
裁员补偿的金额取决于雇佣合同或集体协议(对于工会公司)中的规定。如没有规定,则必须由员工(或其工会)与雇主进行协商。
(图片来自:Unsplash)
普遍的标准是按照工作的年限,给予每年2周至1个月工资的补偿,具体取决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行业。
如果是工会公司有集体协议的话,一般是按工作年限每年1个月薪水进行补偿。
注意:
1. 如果裁员是在减薪后不久进行的,则应使用减薪前的工资来确定补偿金额。
2. 雇员和雇主都不必为裁员津贴缴纳公积金(CPF)。
(图片来自:Unsplash)
当然,这还只是MOM以及雇佣法案里面的最低规定。不同公司给出的补偿也不太一样,例如:
2020年新航不得不裁掉旗下3家航空公司4300个岗位的时候,补偿标准是:凡是加入公司至少2年的员工,每服务1年获得1个月的赔偿,顶限是25个月。
(图片来自:CNN)
2020年新加坡报业集团(SPH)宣布裁员5%,大约是140人,据说当时补偿总额高达800万新币。算下来,每个人平均能拿到5.7万......
(图片来自:CNBC)
遇到裁员你该怎么办?
1
别慌
感到失落和慌乱,是很正常的,但越到这种时候,越要尽力保持头脑清醒。
得知自己要被裁退了,先冷静下来,好好跟公司坐下来谈。
(图片来自:Unsplash)
谈什么?
1. 了解自己具体离开的日期:是否还可以利用通知期(Notice Period)找下一份工作。
能无缝衔接自然是最好,如果来不及,你也需要考虑下经济方面的需求,比如是否要留出1-3个月的钱来允许自己找工作。
2. 熟悉自己的雇佣合同,了解公司的赔偿方案:尽管新加坡的规定是入职2年以上的员工才要给赔偿,但你可以尝试跟公司友好协商。
(图片来自:Unsplash)
3. 如果你拿的是工作准证(EP/SP/WP),记得跟公司确认下割准证的时间。
其中,WP准证取消后需要在7天内离开新加坡。而EP/SP取消后,你会拿到一张白卡,可以在新加坡停留30天。
所以,无论你接下来是要离开新加坡,还是继续留在这里找工作,记得与公司协商好准证方面的事情。如有必要,可以提前在ICA官网申请延长白卡,但千万不要逾期滞留。
(图片来自:Culture Trip)
2
准备简历,积极找工作
收拾一下心情,好好准备简历与 Cover Letter,去求职网站更新自己的状态与信息,有经验的人士,还可以找猎头顾问们聊聊,看看是否有合适的机会推荐。
再优秀的人才,找工作也是要经历面试流程的,所以只要你不是计划休息一段时间的话,尽量早点开始投简历吧!
(图片来自:Unsplash)
至于要如何在面试中解释裁员这件事,我们的建议是如实说出来。
毕竟现在裁员的消息传播得很快,而且之后或许会有背景调查的流程,所以不需要掩盖。
那如何解释自己被裁后的空窗期呢?建议一边找工作,一边学一些技能,毕竟现在网上学习平台那么多,此时多学一些,对之后的工作也是有利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