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截稿较早,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本周内将破150万大关
二、病例增长率连续六天下降,本波疫情趋缓
三、昨天通报2起死亡病例,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9%
四、普通输氧病患增至77人,普通住院病患增至590人
五、境外输入昨增536起,总体呈下降趋势
7月6日,新加坡冠病暴增12784起,创下近3个月来新高!
那人们现在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呢?如下实景拍摄,让你了解真实的新加坡。
商场是这样的,吃饭到处要排队:
食阁画风是这样的,乱却有序:
早高峰地铁站是这样的:
夜间动物园门口:排队至少20分钟才能进场:
动物园的电车排队更长,至少等30分钟:
怡丰城的音乐会现场,目测至少500人吧:
街头音乐会是这样的,目测小千人吧:
你在新加坡吗?你是其中一员吗?
身在中国的小伙伴是不是很难理解呢?
但愿全世界疫情赶快结束吧!
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
本周内将破150万大关
《新加坡眼》预测,不晚于本周六,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将突破150万大关。
按《新加坡眼》统计,奥密克戎病例至今已逾120万起,占总数的80%以上。
卫生部通报,截至7月5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1万2784起,含本土1万2248起、境外输入536起,累计148万5964起,破148万起。
昨天是星期二,通常星期天、星期一新增确诊数据较低,星期二较高。
由于一些诊所周末休息,因此,星期天、星期一病例数据通常是每周的低谷。许多人周一才接受检测,数据纳入周二中午统计,星期二数据是高峰。为什么存在“黑色星期二”?因为抗疫常态化。
确诊增长率连续六天下降
但仍然连续22天高于1.0
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连续22天高于1.0,自前一天的1.45降至1.34,意味着前一阶段七天出现100起,本阶段七天则出现134起。
这是确诊病例增长率连续六天下降。希望能维持下降势头。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长率应该会在1.0上下波动,直至达到群体免疫。
病毒无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开放之后出现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关键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民众并不惊慌,心态平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
连续五天有儿童ICU重症
1起青年重症已好转
昨天ICU重症病房有16人,比前一天增2人;ICU病房占用率为4.6%。
前天出现1起20岁至39岁青年重症病例,病情已好转,昨天转出ICU病房。
ICU重症病房已连续五天有儿童重症病例1起。
按年龄分,七旬或以上年长者有12人(+2),六旬2人(+1),40岁至59岁中年人1人(=),20岁至39岁青年0人(-1),0岁至11岁儿童1人(=);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