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截稿較早,疫情數據今晚更新。
本期報道主要內容:
一、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本周內將破150萬大關
二、病例增長率連續六天下降,本波疫情趨緩
三、昨天通報2起死亡病例,奧密克戎病死率維持在0.049%
四、普通輸氧病患增至77人,普通住院病患增至590人
五、境外輸入昨增536起,總體呈下降趨勢
7月6日,新加坡冠病暴增12784起,創下近3個月來新高!
那人們現在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呢?如下實景拍攝,讓你了解真實的新加坡。
商場是這樣的,吃飯到處要排隊:
食閣畫風是這樣的,亂卻有序:
早高峰地鐵站是這樣的:
夜間動物園門口:排隊至少20分鐘才能進場:
動物園的電車排隊更長,至少等30分鐘:
怡豐城的音樂會現場,目測至少500人吧:
街頭音樂會是這樣的,目測小千人吧:
你在新加坡嗎?你是其中一員嗎?
身在中國的小夥伴是不是很難理解呢?
但願全世界疫情趕快結束吧!
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
本周內將破150萬大關
《新加坡眼》預測,不晚於本周六,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將突破150萬大關。
按《新加坡眼》統計,奧密克戎病例至今已逾120萬起,占總數的80%以上。
衛生部通報,截至7月5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1萬2784起,含本土1萬2248起、境外輸入536起,累計148萬5964起,破148萬起。
昨天是星期二,通常星期天、星期一新增確診數據較低,星期二較高。
由於一些診所周末休息,因此,星期天、星期一病例數據通常是每周的低谷。許多人周一才接受檢測,數據納入周二中午統計,星期二數據是高峰。為什麼存在「黑色星期二」?因為抗疫常態化。
確診增長率連續六天下降
但仍然連續22天高於1.0
本土病例七天移動增長率連續22天高於1.0,自前一天的1.45降至1.34,意味著前一階段七天出現100起,本階段七天則出現134起。
這是確診病例增長率連續六天下降。希望能維持下降勢頭。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長率應該會在1.0上下波動,直至達到群體免疫。
病毒無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開放之後出現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關鍵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維持在低水平,民眾並不驚慌,心態平和,維持正常的生產、生活、學習秩序。
連續五天有兒童ICU重症
1起青年重症已好轉
昨天ICU重症病房有16人,比前一天增2人;ICU病房占用率為4.6%。
前天出現1起20歲至39歲青年重症病例,病情已好轉,昨天轉出ICU病房。
ICU重症病房已連續五天有兒童重症病例1起。
按年齡分,七旬或以上年長者有12人(+2),六旬2人(+1),40歲至59歲中年人1人(=),20歲至39歲青年0人(-1),0歲至11歲兒童1人(=);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ICU輸氧觀察7人(+1),病危插管9人(+1)。
在ICU輸氧觀察7人當中,1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6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並已接種加強針。
在病危插管9人當中,3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6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5人並已接種加強針。
(過去三個月ICU重症病房占用情況)
七旬或以上年長者死亡2人
奧密克戎病死率維持在0.049%
衛生部昨晚通報2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421起,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096%,與前一天同。
昨天通報的2起新增死亡病例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皆病逝於7月5日。近期死亡人數和年齡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49%,為流感病死率的一半。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絕大多數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強,病逝2人;德爾塔波和奧密克戎波則主要感染社區,病逝者大多是年長者,年邁體弱。
99.7%為輕症/無症狀
過去28天,新加坡累計出現14萬8913起確診病例,其中99.7%(14萬8536起)為無症狀/輕症,0.2%(309起)曾需要/正需要普通輸氧,0.03%(46起)曾是/仍是ICU重症,0.01%(22起)死亡。
在國家疫苗接種計劃下,新加坡人口92%已全程接種疫苗,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為78%。五旬以上人口已開放免費接種第二劑mRNA加強針。
昨天各級病患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新增本土病例近20%為兒童和青少年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0歲至11歲兒童占11%,12歲至19歲青少年占8%,合計19%。各年齡組分布如下:
社區陽性率破26%
實際比例肯定更高
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839人(7%),ART抗原檢測陽性1萬1945人(93%)。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新加坡不做全員核酸檢測,而是讓民眾自行做抗原ART自測。抗原檢測雖然靈敏度不如核酸,但是速度快,成本低,而且避開集體檢測的風險,在已經爆發疫情的城市特別合適使用。
除了新加坡,還有很多國家也是採用這種模式。有些國家既不做全員PCR核酸檢測,也不做ART抗原自測,如俄羅斯、朝鮮。中國的香港特區本來也認定ART陽性為確診,但後來認為「假陽性」比例高,造成確診數據虛高現象,因此不再以ART陽性為確診,而必須經過PCR核實才算確診。
《新加坡眼》根據衛生部數據計算,新加坡陽性率為26.05%,換句話說,每1萬人當中,有2605人確診。
衛生部多次指出,考慮到不少ART抗原自測陽性沒有上報,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總體陽性率肯定更高。有專家判斷,總體陽性率可能已經達到60%至80%。
陽性率越高,越接近群體免疫,病毒仍會傳播,但速度放緩、重症和死亡下降。當局制定政策考慮的不是感染人數,而是重症和死亡,並在醫療資源無擠兌風險的前提下,儘快儘可能大範圍的開放。
普通輸氧病患增至77人
普通住院病患增至590人
普通輸氧病患有77人,比前一天增3人。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在普通輸氧77人當中,10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67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56人並已接種加強針。
隔離病房的普通型病患590人,比前一天增47人。
在普通型住院病患590人當中,114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476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414人並已接種加強針。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境外輸入昨增536起
總體呈下降趨向
昨天,境外輸入病例新增536起,累計4萬8055起。
《新加坡眼》判斷,境外輸入病例正處於本波峰值,會持續高企,但已呈下降跡象。
— END —
編輯: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