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截稿较早,新冠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中国入境核酸采样程序简化,仅需采口咽拭子
二、回顾,新加坡连续三天出现猴痘病例
三、新冠病例增长率连续九天下降,本波疫情趋缓
四、ICU儿童重症已好转,新增12岁至19岁少年重症1起
五、昨天通报1起新冠死亡病例,总体病死率降至0.094%
中国入境核酸采样程序简化
仅需采口咽拭子
昨日(7月8日),中国海关总署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原对入境人员的采样检测要求优化为仅口咽拭子“单采单检”。就是说,采用1根口咽拭子,单管采集上呼吸道标本,不再采用鼻咽拭子。同时取消入境人员涉新冠血液样本检测要求。
(图源:新华社)
中国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说,这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入境人员口岸检疫的流程和优化入境货运航空器的比例。同时也会对部分与境内人员接触少,疫情传播风险较低的货运飞机给予风险分析,取消登临检疫的布控,进一步缩短货运飞机通关时间,提升周转效率,全力支持外贸保稳体制。
另外,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孔繁伟也表示,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陆续恢复了经贸、人员往来,最近入境人员和货物都有明显增加,民航局也会提高效率,减少旅客在机场的滞留等候的时间。
近期,回国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先是,随后又。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什么时候机票能降至正常价格就最好啦~
更多回国讯息,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沟通。
新加坡连续三天出现猴痘病例
全球已爆7000起,死亡3人
7月8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1起猴痘病例,累计4起。
所有4起病例皆为男性,年龄介于30岁至45岁,皆无关联。
最新病例:
从德国入境30岁印度籍男子
昨天通报的新增病例为30岁印度籍男子,在新加坡本地居住,最近从德国回到新加坡。
6月30日,他腹股沟部位出现红疹;一周之后,7月7日,出现发热症状;同日求医,送至国家传染病中心。卫生部目前在追踪密接者。
至今,新加坡一共出现了4起猴痘确诊病例,3起为境外输入,1起为本地。
回顾:第1起猴痘确诊
42岁英国籍男子
第1起确诊病例是42岁英国籍男子,乘务员;6月15日至17日曾在新加坡停留;14日出现头痛症状,16日发烧,但症状之后消退。
6月19日再次入境新加坡,同日出现皮疹,当晚通过视讯看诊;6月20日送至国家传染病中心,当天确诊。
回顾:第2起猴痘确诊
45岁马国男子
第2起确诊病例是一名居住在新加坡的45岁马来西亚籍男子,6月30日下腹部出现皮肤病变,7月2日出现疲劳和淋巴结肿大症状。两天后,7月4日,出现发烧和咽疼,前往求医。7月6日在国家传染病中心确诊。
回顾:第3起猴痘确诊
36岁印度籍男子
第3起确诊病例是36岁印度籍男子,居住在新加坡,最近刚从美国入境。6月28日感觉肛门不适,之后几天陆续出现皮疹等猴痘典型症状,7月6日求医,同天在国家传染病中心确诊。
全球已7000多人确诊
死亡三人皆出现在非洲
本波猴痘疫情自五月中旬在英国爆发以来,截至7月7日,全球累计60个国家和地区通报至少7373起确诊,其中3人死亡,皆发生于非洲。
欧洲及美洲确诊病例最多,英国1351起、德国1304起、西班牙1256起、美国605起及法国577起。
专家指出,猴痘传播对象多为与阳性个案亲密接触或不安全性行为,或与照顾确诊者的医护人员有关。
冠病确诊增长率连续九天下降
但仍然连续25天高于1.0
卫生部通报,截至7月8日中午1200时,新加坡新增冠病确诊病例9284起,含本土8931起、境外输入353起,累计151万5222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