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稱,如若想要成為一名從政者,就必須要有一顆堅強的心去面對他人批評、誹謗及仇恨,甚至被人民討厭。
適逢周日(10日)是馬哈迪慶祝97歲生日,他在接受Astro Awani訪問時,對有意從政者如此建議。
馬哈迪也提醒,從政者有各種各樣的性格和模樣,而支持者也會隨著時局的變化而改變想法和觀點。
「從政後,我發現不是每個想法都能得到所有人100%支持,有些人還是會不同意我們的做法。」
他舉例稱,很多人想要檳威大橋,但仍有些人會反對,認為過路費很高,他聆聽及接受所有意見。可是,同時他會認為這橋可以連接檳島和檳威省,所以他決定繼續推行,最後不同意的人也同意了他的看法。
做好被批評的準備 因此,他表示:「我們必須要做好被批評的準備,從政者莫要指望可以得到100%的支持,依舊會有人反對。」
對於政敵對他作出各種的批評、誹謗和指責,馬哈迪坦言他已經「免疫」,也不把它當一回事。
馬哈迪指稱,就如他之前一直要誹謗他在任相期間累積大量財富的人拿出實際證據,並強調這「都是毫無根據的指責」。
「有時有人會做出毫無根據的指責。據稱,我是億萬富翁,在瑞士、台灣擁有數十億令吉財產。有什麼證據?」
「我沒有,我只是過一般生活,沒住在如王宮般的房子,但一些人還是指我很有錢。我沒有錢,我有薪水,是我的退休金。」
他指出,大馬的南北大道、檳威大橋、將蘭卡威打造成旅遊目的地、讓大馬能夠在海外競爭、以及成功申辦大英國協運動會(Commonwealth Games)等。
「我發現,我沒有時間了,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十分關注社會問題,例如城鄉貧富懸殊問題。」
他認為,他可以找到一些方法來解決鄉村人民貧困問題,惟沒有政權在手他無法左右一些事情,這令他感到焦慮。
橫跨將近一個時代,如今看到大馬高聳而立的吉隆坡雙子塔、吉隆坡國際機場和檳威大橋等已實現的項目,從無到有,馬哈迪感到高興和滿足。
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所願已足 在政壇70年之久的馬哈迪所留下的政治遺產豐厚,對於人們對他的評價他坦言不在乎,他只在意他要做的事情能夠實現。
「至於人們是否感激(我的貢獻),那是他們的感受,這對我而言,並不重要。」
這也是為何從一開始,他並不允許人們以他的名字為道路、學校等建築命名。
他指稱,在國外有不滿者會毀壞已故領袖的雕像,而他不清楚人們會在他過世後如何評價他,或許有人會覺得他是獨裁或腐敗者,但對他而言,他對於能完成好的事情感到滿足。
馬哈迪也形容馬來西亞宛如一個錫礦,如果不懂得挖掘的話,那錫礦永遠就無人會發現,被埋沒在那兒。
此外,與時並進的馬哈迪,十分活躍於社交媒體,不僅在推特擁有1300萬粉絲,在Instagram也有高達1500萬追蹤者。
活躍社交媒體 當面訓話兒子 馬哈迪表示,他喜歡寫作,常常會在他的部落格發表文章講解一些課題。由於年輕人喜歡「快食」短文,所以他會精簡文章內容將之分享在推特或Instagram。
對於兒子慕克里的表現,當馬哈迪對其表現不滿時,與其通過電話交談,他更喜歡面對面與兒子交談,這樣才能更詳細清楚講解給兒子知道。
馬哈迪表示,他們一家人不時會辦家庭聚會,子女也會回家探望兩老,家人關係親密。
在周日(10日)生日這一天,是妻子茜蒂哈斯瑪第一位送上生日卡片給馬哈迪,而茜蒂哈斯瑪的生日就在馬哈迪生日的兩天後,這也會提醒馬哈迪要記住妻子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