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没有的新加坡,如何实现国民的“喝水自由”

2022-07-12     缘分     25222

滴水没有的新加坡,如何实现国民的“喝水自由”

新加坡,一个四面环水,却极度干渴的岛国。

滴水没有的新加坡,如何实现国民的“喝水自由”

1962年9月1日,新加坡在李光耀的主持下,就新加坡以“何种方式”加入即将成立的马来西亚联邦进行了全民公投,三个选项分别是:1、合并,但拥有部分自治权;2、合并,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3、合并,参照砂捞越与沙巴待遇。

滴水没有的新加坡,如何实现国民的“喝水自由”

可以看到,无论选哪一项,结果都是要加入马来西亚,最终71%的选民选了第一项,但有26%的选民投了“空白票”抵制这场“受操纵的”公投。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对此早有预料,以空白票即拿不定主意,所以要跟随大多数选民意愿。最终新加坡如李光耀所愿,加入了马来西亚联邦。

1963年9月,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立,然而在这个大家庭之中,新加坡过得并不幸福,“蜜月”未结束就矛盾重重。

原本合并前谈好的条件,新加坡以向砂捞越与沙巴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为条件,换取马来西亚对新加坡开放市场,但是马来西亚拒绝向新加坡开放市场,不仅如此,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还将新加坡上缴联邦政府的税率从40%上调到了60%,关键是联邦政府只针对新加坡上调税率,其他各州不变,这让新加坡非常恼火。

在政治上,李光耀有一颗“大马来西亚”的心,还幻想着入主中央,但是自己还没来得及行动,老巢新加坡就被巫统、马华、国大组成的联盟夺了三个席位。政治上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巫统开始抹黑人民行动党,挑拨马来人和华人的矛盾,第二年就爆发了数次暴乱,数十人死亡,而李光耀则被巫统污蔑为“马来西亚公敌”。

尽管矛盾丛生,新加坡还是想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并不想同马来西亚“离婚”,毕竟自己只有580平方公里,除了空气所有的物资都要进口。经过一年多的谈判,没有谈出个结果,马来西亚首相东姑甚至担心双方关系持续恶化,将会引起马来西亚内部的动荡,所以来了个快刀斩乱麻。1965年8月9日,在新加坡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马来西亚国会以126:0的投票结果,一脚将新加坡踢出了马来西亚。

面对被踢出大家庭,李光耀的心情是失落的,因为新加坡真的离不开马来西亚,甚至有被“渴死”的危险。

新加坡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国,独立之初,其面积只有580平方公里(经过50多年的填海,现在已经达到728平方公里),作为热带雨林气候,新加坡并不缺少雨水,年降水量高达2400毫米,但毕竟岛屿面积过小,没有天然的蓄水层,无法汇聚成大江大河,所以只有几条小的可怜的“溪流”,最长的加冷河只有10公里长,最著名的新加坡河只有3.2公里。这使得新加坡年淡水资源总量只有6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124立方米。

人均124立方米是个什么概念?中国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300立方米,但这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四分之一属于严重缺水。

新加坡人均124立方米的淡水量,这让它成为位居世界倒数第二。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一个“干渴国度”是如何逆天改命的?让国民实现“喝水自由”,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人均GDP高达5.98万美元,成为马来西亚高攀不起的存在。

181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以苏门答腊岛的明古鲁殖民地太偏僻为原因,准备在马六甲海峡东端需要重新找一块风水宝地,当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的时候,就预感到这里将来大有可为。1月29日,莱佛士爵士同柔佛苏丹签署了条约,允许东印度公司在新加坡岛建立贸易站。并通过1824年的《英荷条约》以苏门答腊岛换取了荷兰的马六甲殖民地,摆平了荷兰,英国立马同柔佛苏丹签署了《克劳福德条约》,新加坡岛及其附近10公里的岛屿都被割让给了东印度公司。

开埠之初,新加坡靠着有限的新加坡河水以及井水勉强可以满足人们的饮水需求,毕竟这时候岛上也没几个人。

滴水没有的新加坡,如何实现国民的“喝水自由”

正如史丹福·莱佛士所料,新加坡靠着马六甲海峡独特的地理位置,转口贸易如火如荼地开展,开埠的第三年,也就是1821年,就有3000多艘商船停泊新加坡港。新加坡成为英国在远东最重要的转口贸易基地,甚至被丘吉尔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英国殖民政府不得不夷平新加坡岛上仅有的几座矮小山丘以填海造陆,新加坡的人口成倍地增长,这样对水源的需求也大了起来,河水和井水已经不敷使用。

作为新加坡的好邻居,马来西亚的淡水资源可就充沛多了,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互相调配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1927年,新加坡市议会同柔佛苏丹经过“友好协商”签署了用水协议,柔佛苏丹允许新加坡免费从柔佛河取水,毕竟这河水是老天下的也不要钱,只要新加坡以每亩30便士的租金,在蒲莱山租用2100英亩(约8.5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蓄水池之用就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