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南零售商稱,他們隨時可從馬來西亞批發商或中間人那裡,獲得補貼食用油的供應。據悉,批發商更傾向於將補貼食油走私到泰國,是因為他們可賺取接近100%的利潤。
避免遭舉報 只賣給雜貨店 消息表示,為了避免走私勾當被舉報,批發商只把貨源售給雜貨店。
泰南邊界小鎮哥樂的零售商表示:「大馬批發商將補貼食用油賣給中間商走私到泰國時,每箱可賺取34至39令吉(即每包4令吉40仙至4令吉70仙),而賣給零售商時每箱只有區區85仙(即每包5仙)的利潤。這是他們選擇將這批貨物走私到泰國,而不是在國內銷售的主因」。
據悉,批發商從生產商取得一箱補貼食用油的成本價是41令吉31仙,裡頭含有17包,即2令吉43仙一包。
「他們再以42令吉16仙,即每包2令吉48仙的價格賣給零售商,每箱僅賺取約85仙或每包5仙的利潤;而零售商則以每包售價2令吉50仙出售給消費者,利潤僅2仙」。
「然而,批發商以每箱75至80令吉,即每包裝4令吉40仙至4令吉70仙的價格,向大馬國內走私集團中間人,出售補貼食用油」。
走私集團接著以每箱90令吉至107令吉的售價轉售予泰南市場,便可賺取每箱80%至90%以上的利潤,即每包5令吉30仙至6令吉30仙。
以船運方式走私入境泰國 事實上,如果大馬食用油供應減少,並由於嚴格控制,難以運到泰國,價格就會水漲船高。
在吉蘭丹,有16個食用油生產商和近250個簽約批發商,每月的補貼油數量為3234公噸。
一位走私集團受訪者對《每日新聞》表示,大馬補貼食油在泰南沒有固定價格,視乎當時的供應情況而定。他同時透露,大部分馬來西亞包裝食油被放在邊界的河岸上,然後用船運到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