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車道行為惱人 專家:避免一時之氣 做出後悔舉動

2022-07-13

近日,一名女子疑似不滿他人切換車道與對方發生爭執,在新馬第二通道下車,用肉身擋車還徒手拆下車牌砸向擋風鏡,相關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心理專家表示,司機應該保持正向思考,控制情緒,行動前先冷靜並理智地思考,避免因為一時的憤怒而做出令人後悔的舉動。

鷹閣專科醫療中心精神專科醫生林汶龍指出,「路怒症」(road rage)是一種因負面想法所促使的行動。暴怒的一方,經常感到委屈並可能試圖通過暴怒的方式來尋求正義,儘管這往往都是錯誤的方式。

輔友會會長張心怡解釋,一般性的路霸行為屬於一種症狀(symptom)而非病症(disorder),但嚴重、慣性的路霸則被歸類為陣發性暴怒障礙(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患者可能會在堵車的情況下發作,如亂切換車道、強行超車、逼車、暴粗口、比中指、襲擊其他道路使用者等行為。

林汶龍醫生表示,因為防疫措施鬆綁,交通量也增加,類似事件難免會更常見。但他指出,這並不是因為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而是隨著國人受到更多教育、越有權力感,繼而更不會禮讓,爭執就更容易會發生。

輔友會會長張心怡則表示,新加坡面積小,人口密度高,再加上冠病疫情持續數年,不管是居家、車裡,都是狹小或密閉的空間,較容易引起煩躁不安的情緒,如果本身的心理調適力(resilience)不足,就更容易在駕駛途中情緒失控。

遇到惱人情況時  該如何調適心情? 交通繁忙時遇到有人切換車道的情況確實很惱人,林汶龍醫生說,司機可以試著控制情緒,大方禮讓對方,無需去冒可能發生意外的風險,也無需讓自己不開心。

「生氣只會讓自己不理智,要想清楚如果反擊,會有什麼後果。」

張心怡則說:「問問自己晚幾分鐘到達目的地的損失比較大,還是與人起爭執浪費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名譽比較大?」

她表示,司機可以確保車內衛生舒暢、空氣怡人、播放溫暖輕鬆的音樂等,減低煩躁的情緒。同時也可以保持正向思考與同理心,接受不可控因素,利用深呼吸、自我對話等方式讓自己保持冷靜與克制。

如果遇到路霸或暴怒的車主或路人,林汶龍醫生建議,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回應,因為自己也可能不在最理智的狀態之中。

「確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鎖好車門,如果陷入不安全或情況加劇,就找救援。」


相关文章

  • 【方威捷性侵案】被揭和少女發生關係 以死相逼少女棄案
  • 同行眼紅下的暴力血案!乾糧店助手揮拳暴擊鄰店少東,致其顱骨骨折留永久傷痕
  • 貧窮限制想像!在新加坡看演唱會門票有多貴?LadyGaga3萬,霉霉5萬,火星哥近4萬
  • 新加坡租房全攻略!從房型選擇到避坑指南,這一篇全搞定!
  • 找上拜登的前列腺癌 也是「新加坡男性的痛」
  • 黃總理:公共衛生風險仍在 國際社會須團結應對
  • 在紅山一帶涉嫌搶劫傷人 警方四小時內逮捕65歲男子
  • 國際關稅變化或引發更多網絡詐騙案 當局提醒公眾和各機構保持警惕
  • 引退前所推動的項目順利落成 許連碹欣慰「都是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