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重複感染冠病者,身體或將亮起更多紅燈

2022-07-13

去年底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相較於早期的德爾塔及貝塔冠病毒株,奧密克戎毒株能導致患者二度染疫的機率高出許多。二度染疫即呈陽90天後再次確診。

如今,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4和BA.5在全球引發新一波疫情,我國衛生部長王乙康上周在國會上就指出,目前本地確診病患中,有約半數感染的就是這兩種毒株。

目前本地確診病患中,有約半數感染的是BA.4和BA.5兩種冠病毒株。(海峽時報)冠病毒株突變、不僅傳播性更高,也意味著即使曾經染疫,仍有可能再次「中獎」,且再次染疫的次數未必僅限於一次。

哥倫比亞大學一名臨床醫學講師丹尼爾格里芬(Daniel Griffin)就說,在冠病疫情暴發初期,人們確診後,過了三個月後體內仍有相當顯著的保護力。

不過,隨著毒株變異,再次染疫的機率也越來越大。

他透露說,曾遇過一些人,過去兩年以來曾確診冠病多達四次。

重複染疫可能會增加死亡及住院的風險 圖為美國紐約市一個冠病檢測站。(路透社)美國近期一項研究就對比了只確診冠病一次VS染疫兩次或更多次的病患,並根據他們的病況得出以下結論:

  • 在上次確診後的六個月內,第二次或第「N」次確診冠病的病患,死亡及住院的風險分別高出兩倍及三倍;
  • 這些病患患上肺部及心臟疾病、感到疲勞、消化及腎臟功能失常、糖尿病及神經系統出現問題的風險也隨之增高。
這項研究由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展開,據知是首個針對再次確診冠病帶來的健康風險的研究。

研究員採用560萬名美國人的健康記錄進行比對。當中,有超過25萬人確診冠病一次,超過3萬8000人確診兩次或更多次,這些人當中又可細分為:

  • 3萬6000人兩次確診;
  • 約2200人三次確診;
  • 246人四次確診。
其餘不曾確診冠病的530萬人的資料則作為對照組(control group)。

研究指出,在上次確診後的六個月內,至少兩次確診冠病的病患,住院風險高出三倍。(海峽時報)主導研究的臨床流行病學家茲亞德醫生告訴美國CNN新聞網,患上新病症的風險於再次感染冠病的期間最高,並將持續至少六個月。不論病患接種疫苗與否,患病風險都會隨著染疫次數的增加而升高。

茲亞德說:

「坊間流傳著某種說法:只要曾確診冠病,人體免疫系統就會被練就辨識冠病毒株,並且更能對抗它。因此如果再次染疫,或許不會對你造成太大影響,但實際上這並不屬實。」

茲亞德也指出,即使在第二次確診冠病時,患上長期健康問題的風險比起第一次確診時少了一半,但這類冠病患者的病症風險還是比只確診一次的病患多出五成。

這項研究旨在證明,每一次確診冠病都會增加患上其他病症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會持續提高。

「再中獎」機率取決於年齡或原有健康狀況 然而,茲亞德也特別提及,確實也有許多人確診冠病後,身體無恙。

因有一定年齡或已存在健康狀況等風險的病患,更有可能出現再度染疫的機率。(聯合早報)他也點出研究中須注意的一些關鍵事項:

  • 因有一定年齡或已存在健康狀況等風險的病患,更有可能出現再度染疫的機率。這意味著再度染疫並非隨機,再次確診與隨之引發的健康風險之間也可能存在一定關聯。
  • 另一種可能性是,身體狀況較弱或患有免疫功能障礙者,有更高的機率會再次確診冠病及染疫後產生保健隱患。
儘管這項研究屬於觀察性質,即不能判定任何因果關係,但它還是說明了冠病未來的變異與發展存在許多未知,而且對人體的危害可能會隨著毒株的變異而逐漸增加。

在這場持久戰中,我們誰都無法精確地預防冠病病毒,只能在好好照顧身體之餘,學會處變不驚,「見招拆招」。


相关文章

  • 「仁來瘋」席捲台灣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出席電腦展掀粉絲熱潮
  • 馬國老師體罰致傷學生 家長拒絕和解堅持追責
  • 泰六歲童玩耍時弄傷同學 竟遭對方父親飛腳踢頭
  • 印尼就120億美元腐敗案 接觸多家新加坡石油貿易公司
  • 方威捷性侵未成年少女監40個月 網民:他的永久居留權會被褫奪嗎?
  • 疑抽吸含毒電子煙  馬國女子身體抽搐如喪屍
  • 馬國毒品問題達「臨界水平」  對經濟和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 抗議同座違規養寵物 曼谷男子走廊放蛇嚇人
  • 《1點新聞》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