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淡馬錫控股在星期二(12日)發表2022年度報告,宣布投資凈值達到歷來最高的4030億新元時,立即引起大家的注目。
畢竟,「行情不好」和「投資凈值創歷史新高」的落差未免大了一些。
淡馬錫的幾名頭頭在12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分享了集團的投資策略。紅螞蟻從中梳理出幾個要點,大家說不定能學上幾招,一起錢生錢。
繼續看好中國市場長期投資趨勢
淡馬錫首席投資官兼東南亞區總裁羅錫德(Rohit Sipahimalani)說,中國始終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市場。
「在過去10年里,即使是去年,中國對我們而言都是表現最好的市場。」
淡馬錫美國西海岸區總裁兼科技與消費投資副總裁馮德能(Martin Fichtner)也補充說:
「中國擁有一些十分引人矚目的機遇,包括軟體的盛行、自動化科技的興起、深度科技(deep tech)的崛起等等,這些都給我們現在和未來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然而,淡馬錫也並非一味看好中國。其戰略辦公室執行總經理林明沛就認為,中國今年至今的增長疲弱,要實現5.5%的經濟增長目標可能不容易。
同時,中國市場在2022財年也只占淡馬錫投資組合22%,比上一個財年減少了5個百分點。
對此,羅錫德解釋道,占比變化純粹是市場價格變動所致,淡馬錫去年在中國還是凈投資,也就是投資額大於脫售額。
從本地價值股和非上市資產獲益 淡馬錫的黃金投資組合,自然少不了本地姜。
新加坡市場依然排在中國市場之前,投資組合的比重與上個財政年的24%同比增加了三個百分點,高於中國市場。
羅錫德指出,本地股市以價值股為主,在2022財年的表現更堅韌,甚至跑贏區域股市。
另一方面,淡馬錫控股在2022財年的非上市資產也增加到52%,總值比起10年前增加了約三倍,達2100億新元。
其中,豐樹產業(Mapletree Investments)、新加坡能源集團(SP Group)和PSA國際港務集團占據了三分之一的非上市資產組合,為集團帶來穩定股息收入。另外,有五分之二的非上市資產則集中在資產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和信貸資金的商業領域。
順應長期發展趨勢尋找投資機會
至於未來,淡馬錫表示會繼續在中國尋找人工智慧、城市基礎建設和深度科技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也會不斷調整投資組合,順應長期發展趨勢。
即便如此,鑒於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不明朗,淡馬錫在本財年還是會放慢投資步伐。
以林明沛的話來概括,就是:
「我們將繼續順應結構性趨勢,致力於構建強韌的投資組合,同時密切關注地緣政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