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府不提高津貼或讓雞蛋價格自由浮動,馬來西亞的雞蛋供應短缺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
《星報》報道,大馬雞蛋農場已經從鼎盛時期的300多家倒閉至只剩170個農場,減少了大約40%。
目前仍然在苦苦求存的業者表示,在飼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他們每天都面對虧損,不少業者正處於倒閉邊緣,他們迫切需要政府提高津貼以讓雞蛋價格保持在低價。
他們表示,雖然政府給予每個雞蛋5仙的津貼,但他們每產出一個雞蛋依然得面對5仙的虧損。
禽畜總會:成本不斷上升翻倍 馬來西亞禽畜業聯合總會雞蛋組主任李潤耀表示,因俄烏戰爭,玉米與豆粕價格從4月至6月已經上升超過50%。
「玉米與豆粕時雞隻飼料的80%以上。從2年前開始的疫情已經導致飼料成本不斷增加,農民都一直在掙扎。」
「疫情之前玉米的價格大約時每噸800令吉,疫情後又漲到每噸1300令吉,現在則是每噸售價超過1800令吉。」
他補充說,豆粕現在的價格每噸超過2650令吉,比2020年1月的1650令吉還要高許多。
每個雞蛋虧損5仙,每月損失4200萬 他說,儘管政府在2月5日至6月30日期間將雞蛋(C級)頂價定在35仙,但生產成本已經上升到每個雞蛋45仙。
“因此,每個雞蛋津貼5仙,我們還得損失5仙。「
“以目前2800萬噸的日產量計算,每天損失104萬令吉,農民每月損失4200萬令吉。
在7月和8月,政府已經宣布將每個雞蛋的頂價提高2仙,但沒有增加津貼。
該會希望政府能給予每個雞蛋8仙的補貼,以便農場能夠以成本價出售雞蛋,農場目前業只希望能取得收支平衡,不求利潤。
他說:”5月份最低工資從1200令吉提高到1500令吉,以及其他成本的增加,都使養殖業的經營更加困難。
他警告說,如果農民被迫繼續虧本銷售,雞蛋供應將會短缺。
“如果政府不願意提供合理的津貼,它應該允許價格浮動,讓市場力量決定價格,不然禽畜業很快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