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1年那道令考生泪崩、令家长头痛,并在网上掀起热议的“海伦和艾凡”(Helen and Ivan)硬币考题吗?
小六离校考试(PSLE)是新加坡学生的必经之路,更是家长心头上的大石,尤其是数学试卷中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教育部教育总司长刘慧丽星期五(7月15日)在社交媒体LinkedIn发文指出,小学离校考试考题的难度多年来都相当一致,这类较难的题目在每年的试卷当中,最多只占15%, 也就是占大约15分。
小六会考数学试题真的那么难吗?让教育部的数学达人为你破解“杀手题”!
左图:特级教师曾敏儿
右图:特级专科督导
立壮博士
我小时候都不是这样学数学的,有必要改成这样吗?
立壮博士:
没错!数学的学习方式的确和以前大不相同。在以前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人们更注重背下数学方程式和计算方式。
如今,以前的方法已经不足以让学生应付这个复杂的世界。学生得学会利用‘加减乘除’解决现实世界问题。
课堂上学生尝试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找出呼啦圈的面积,他们得用手和脚来估计圆形的直径。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测量单位”和估算的概念。(取自教育部网络刊物Schoolbag.sg)
我理解教学大纲得与时俱进,但试卷上那些题目真的太复杂、太困难了。
曾老师:
现在的教学方式已经和你们上小学时的不一样了。老师们都在以系统化的方式,逐步引导孩子去解答这些难题。在课堂上,学生们都会单独或组成小组,使用教具和科技探索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并让他们更深入了解这个科目。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后面对新颖和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找出不同的方法应对。
学生利用各种教具和好玩的游戏,学习加法、计算和分数(fractions)。(取自教育部网络刊物Schoolbag.sg)
立壮博士:
考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在学校,考试让教师知道学生是否跟得上学习进度。例如,在小四和小五阶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让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符合个人需求的帮助。
因此,每份试卷中都包含简单、适中和困难的题目,以让教师断定学生的程度。在数学考试中,我们评估学生的计算技能、数学概念、解决问题能力等。我们不指望所有学生都能解答所有考题,或对每个数学技能样样精通。不过,如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都应该能解答基本程度的考题。
数学不是应该考计算和应用公式吗?现在是考数学还是考英文?
立壮博士:
小学生对数学术语的理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知道,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不会遇到需要用到符号或等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反而经常在语句中出现,需要我们提炼出背后的数学问题。
话虽如此,我们也同意语文不应该为学习数学增添障碍,考题应该用简单的语句表达,也应该适合所有学生的语言能力。
老师批改学校考试会比小六会考严格吗?
立壮博士:
学校和全国会考都采用类似的评分标准。在全国会考中,只要学生的答案里有每道题的关键步骤,并以清晰和系统的方式呈现出来,就能得分。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学校可能会在校内评分时更加严格。因为他们或许要求学生的答案中运用某些课堂上所学的答题方式。
我们一直都在跟学校合作,让教师的批改方式能够和全国考试的方式一致。家长也得跟学校沟通,并在必要时跟校方澄清,这一点很重要。
我认为利用“模型思维”(Model Method)来解答数学题比代数(algebra)更难。更何况,“模型思维”在小学之后就用不上了。为什么学校还是坚持这种教学法?
立壮博士:
根据学习理论,年纪小的学生更适合利用图式学习,因为这能让他们更好地想像问题的结构,并理解问题中不同数目之间的关系。符号的使用和操作更为抽象,因此更适合年龄较大的学生,如中学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