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现“可能重大免疫逃逸”BA.2.75病例!港府顾问等建议:放弃围封强检

2022-07-17     于晏     15850

7月17日,截稿较早,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首次出现BA.2.75“半人马”输入病例

二、港府顾问、港大专家联署建议:放弃围封强检

三、新加坡冠病确诊增长率维持在1.03,本波峰值未过

四、昨通报3起年长者死亡,总体病死率降至0.091%

五、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人口比例增至93%

新加坡首现“可能重大免疫逃逸”BA.2.75病例!港府顾问等建议:放弃围封强检

今天是7月17日,是新加坡取消堂食限制、不强制户外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的第110天。

新加坡首次出现

奥密克戎BA.2.75输入病例

7月16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首次出现2起奥密克戎BA.2.75病例,皆为境外输入。

卫生部指出,两人近期曾到过印度,确诊之后自我隔离,现已康复。

新加坡首现“可能重大免疫逃逸”BA.2.75病例!港府顾问等建议:放弃围封强检

BA.2.75是奥密克戎的新亚型变异株,绰号“半人马Centaurus”,现已传遍印度、澳洲、德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

有专家表示,BA.2.75在印度的传播率呈现指数级增长,但不清楚传播率是否会超越BA.5。不过有科学家说,BA.2.75的传播速度似乎比其他变异病毒株快,而且可能有更高的疫苗和既往感染的免疫逃逸能力。

世卫首席科学家:

可能表明“重大的免疫逃逸”

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说,BA.2.75似乎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异,可能表明“重大的免疫逃逸”,并补充说,它比印度的其他变体显示出“明显的增长优势”。去年年底,当高变异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出现时,全球卫生当局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

BA.2.75是今年五月在印度首次发现的。德尔塔也是在印度首次发现。

新加坡卫生部指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BA.2.75的毒性和重症程度与奥密克戎其他亚种有所不同。

两天前,7月15日,韩国也发现了BA.2.75确诊病例,并认为有在社区扩散蔓延的风险。若BA.2.75变种毒株进一步扩散,政府将综合考虑境外的致死率和重症率等指标,再商讨对策。截至目前,政府认为没必要立即调整应对措施,将继续留意这个变种毒株会否成为主流毒株。

香港四专家联署建议:

放弃围封强检

通过疫苗接种+自然感染

产生“混合免疫”

香港媒体《HK01》报道,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等四名专家在香港大学AsiaGlobal Online联名撰文指,香港特区应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透过低度传播产生的自然感染,加上疫苗接种,在冬季前产生“混合免疫”,避免医疗系统届时崩溃。

四名专家是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微生物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龙振邦、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薛达(Siddharth Sridhar);袁国勇、孔繁毅身兼港府专家顾问。

文章指,新冠病毒在夏天活跃情度及引起炎症机会较低,因此认为夏天是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的合适时间,同时,通过逐步解封,让社会上有低度传播产生的自然感染,加上疫苗接种,在冬季前产生“混合免疫”,避免医疗系统届时崩溃。

文章提到,希望香港在冬季之后,能有逾九成人完成疫苗接种,混合免疫覆蓋逾七成人,即使届时会有变种病毒,患者病情会属轻微,市民生活可慢慢回复正常。

同时,几名专家认为,除非涉新变种或属高危病人,确诊者宜在家隔离。他们也建议取消学校每日快测,但高风险场所如医院、幼稚园、安老院等,仍须持续监察及进行个案追踪。

他们也说,港府目前的围封强检,成本高,并且扰民,建议当局放弃这些措施。

参考新加坡经验加强疫苗接种

文章认为,旅客均完成疫苗接种,即使确诊也不会对本地医疗系统带来压力,境外输入病例此时对香港疫情影响轻微。

专家建议,由于中国内地仍维持“清零政策”,建议香港优先与海外通关,并逐渐让入境旅客转为家居检疫,待完全转成家居检疫时,可规定抵港人士在抵港第七及第十日自行快测,并配戴电子手环。

文章指出,如果香港取消所有社交距离措施,入境旅客改为居家检疫,参考新加坡的经验,要加强疫苗接种,建议街市、超市亦要实施“疫苗通行证”,让更多年长者打针。

专家估计,放宽防疫措施后,香港的单日确诊病例将在3000起至2万1000起之间波动,在疫情高峰时,需要入院接受氧气治疗的人数约为1000人,死亡病例主要为未完成接种疫苗以及患有严重病患的人士。

人口结构和密度与新加坡不同

香港防疫政策“冇可能躺平”

同日(7月16日),香港特区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电台节目表示,香港确诊数字自六月初起不断上升,近日已超过3500起以上。

他说,即时确诊增长率达到1.68,即每星期升1.68倍,一个人传1.68人,预料两星期后就会超过2。虽然确诊者仍以轻症人士居多,但近日入院、死亡及重症均有增加,对比六月初只占用公立医院400张床,现时已占用1100张,重症严重病例也从之前十几二十起,增至目前的50起,死亡病例亦有增加。他同时更担心医护人员可能会染疫,影响人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