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小国新加坡,凭什么成为疫情后最适合投资国家

2022-07-19     缘分     20123

跨国企业兴趣不足,新加坡豪赌承诺:8年内不能收回3倍或4倍投资的利润,新加坡愿加价6%。回购股份。

惠普和通用电气相继进驻新加坡。此后,成衣、纺织、玩具等企业开进工业园,炼油厂和钢厂也开始轰鸣运转。

开放后8年,新加坡年均GDP增长12.7%。当初抛弃他们的马来西亚人,蜂拥到这弹丸之地打工。

这个奇迹故事的内核,是灵动务实。

新加坡根据国情不断调整施政,细到统一全国空调温度,不浪费每滴雨水,以及不修自行车道。李光耀说,热带骑车上班影响工作效率

新加坡人将其称为精细管理,李光耀说:

我们的生存原则很简单,新加坡必须比本区域其他国家更有组织和效率。

财政富裕之后,新加坡倾尽全力发展教育,全民普及英文,并设立国家奖学金,鼓励青年去发达国家留学。

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夜谈时他问李光耀:中国要改革、要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李光耀回答是教育。他称打破思想桎梏后,中国会发展很快。

那次考察,老人在裕廊镇山顶种下一颗苹果树,并远望裕廊工业区。楼宇憧憧,上方蒸腾著热浪。

归国一个月后,报纸上登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而在1992年那年奔腾南下的列车上,老人说:要向世界学习,特别要向新加坡学习,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裕廊工业园”成为全国特区雏形,新加坡前副总理吴庆瑞则被聘为中国沿海开发区经济顾问。

九十年代至今,大批中国官员前往新加坡学习考察,公积金制度、车牌拍卖均参考自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设立了“市长班”,而新加坡领导人称,截至2015年,中国来培训学习的官员已超5万人。

培训课业繁重,不及格需重修,休息日时,中国学员还会到大街小巷实地观察。

新加坡从不掩饰和中国的渊源,街巷间常见条幅“讲华语,是福气,别失去”。

2015年3月23日凌晨,李光耀病重去世,终年91岁。

葬礼日,新加坡暴雨,无数民众依旧走上街头送别。前排人收伞,方便后排观瞻。

灵车缓缓驶过他一手打造的国度。新加坡已是全球第二货柜港,全球第三大商品中心交易中心,全球第四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它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助听器市场,五分之一半导体市场,全球收益最高的十大药物,有四种在新加坡生产。

当年李光耀宣布独立时,新加坡国民人均500余美元,辞世时为5万余美元,翻了一百倍。

而在他生前身后,争议也从未停歇。

年轻人反感威权政治,讨厌政府包办,新加坡推行教育分流,小学考试便能决定终身。顶尖学生成长为社会精英,而更多人则成为技术工人。

年青一代在社交网络上愤怒留言“他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得做什么吗?”

森严的社会等级,让新加坡内卷折叠。2012年,新加坡基尼系数为0.478,已超贫富差距警戒线。当年全球机构调查中,富裕国家里新加坡民众幸福感最低。

精英人士说着标准英文,开着兰博基尼,能从电梯开进高层公寓。而底层人则挤在狭小的租赁组屋内,驱赶着来路不明的蚂蚁蟑螂,共享著狭长走廊。

这个追求效率不养懒人的国度,没有失业保险,没有最低工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在街头巷角,随处可见白发满头却依然工作的老人。

李光耀去世后,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英国记者沃尔顿称,新加坡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不会比过去的50年更轻松。

然而新加坡人对此并不担忧。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称:新加坡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

以赌场为例,李光耀曾称“要开赌场,除非跨过我的尸体”,然而2010年,看到英国和瑞士开办赌场后,他改口称:世界已经改变,如果我们不变,我们就完了。

那年大年初一,新加坡撕掉贴了40年的禁赌封条,开办圣淘沙赌场,博彩业每年带来60亿美元收入。

而被诟病已久的教育制度,也被提上改革日程,全面改革时间设在2024年。

圣淘沙的鱼尾狮,耸立24年,曾是新加坡国家标志,然而为了新规划,政府仍下令拆除。没有什么不能改变

李光耀晚年说,新加坡从诞生起就要解决无数问题,所以要一直保持务实的头脑。

2013年,他在最后一本书中,回忆起和邓小平的那次见面。晚宴上,邓小平祝贺他们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

李光耀回答说:

你们完全可以做得比我们更好,怎么说我们都不过只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你们有的却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

邓小平沉默不语,李光耀接着写道:

“他返回中国后,说服人民需要向世界开放经济。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始兴旺的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国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头去。”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