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2022-07-23     缘分     31840

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去世,享年91岁。

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确值得世界尊重。他创建了人民行动党,成为新加坡的开国元老,把新加坡建设成21世纪的城市榜样……同样,李光耀在教育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同样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父亲。

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李光耀和夫人柯玉珠,育有3个孩子。但这三个孩子,个个是人中龙凤、人人显赫。长子李显龙,曾任内阁贸易和工业部长、副总理,现为政府总理;次子李显扬,准将军衔,曾任新加坡电信的总裁兼首席执行长;女儿李玮玲则是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

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治国有如此成就,治家也能培养孩子个个成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李光耀,治国、齐家都很有一套。今天,我们来了解下李光耀的教子观,看他是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

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跟孩子轻声细语地讲道理

沟通比斥责更重要

李光耀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特别注重跟孩子们沟通,所以他的孩子们都成长为新加坡的知名人士。李光耀教育子女最重要的经验,就是父子之间在精神上的沟通。

他认为,沟通比斥责更重要。

中国的大多数父母都会训斥孩子,童年时代的李光耀也曾领教过做烹饪教师的母亲所给予的这种“待遇”,母亲的训斥使他懂得怎样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李光耀为人父后,继承并发扬了母亲教育过他的这一“法宝”,当孩子们做错事时,通常也会受到他的斥责。但是他更偏向于跟孩子轻言细语地讲道理,而且他从来不体罚孩子。

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李光耀年轻时的家庭照,他是家中长子(后排中立者)

因此,在生活中,李光耀跟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比斥责孩子的时候更多。他总是寻找各种机会跟孩子们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他都和孩子们一起共进晚餐。他每年至少带孩子们旅行一次,每次都有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当他去打高尔夫球时,也喜欢带上他们一道去。

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李光耀每年都会抽出时间与自己的夫人孩子共赴亲子游

虽然李光耀的公事很多,工作很忙,但他仍抽出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跟孩子交流和沟通。

带孩子去走亲戚,也是李光耀常做的一件事,他尤其重视春节除夕的家族团聚。通过这种场合,他让孩子们有机会去认识家族的新成员,包括家族中新添的婴儿,反过来也给亲戚朋友认识自己孩子的机会。李光耀认为:“有了经常联系,大家就会相互帮助。”

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高标准严要求,又给予充分的尊重

李光耀对子女的要求很严格,孩子们也都很听话,没有一点娇娇之气,也不自以为是。

他管教孩子时会把孩子叫到屋里关上门,不让其他人进去,连太太都不能出声、甚至不让进去看,家里的工人更是不让看、不敢劝。

“有时候孩子从他的房间出来,脸上表情不对,我们悄悄问便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在他家做过40年保姆的广东顺德自梳女欧阳焕燕老姑太回忆道。

有一次,李显龙在班里几十个孩子中成绩排第三名,李先生不太满意,把他叫到房间里去问:怎么才考第三名?李显龙吓得脸色都变了。李先生可能也有点心疼了,便说“这一次不追究,以后得考第一回来。”后来,李显龙几乎次次都考第一。

他对儿子严格,对女儿也一样。李光耀的女儿在考试中得到了10门A,要知道在新加坡考9门A就很了不起了。

尽管严厉,李光耀一向给予子女充分的尊重。

李显龙读小学3年级就想自己坐校车去上学,一开始家里工人担心他跟不上校车、没位子坐怎么办?李显龙倒很有经验,告诉父母说:只要放学的铃声一响,就马上“飙上校车”,找个位子坐好就能回来了。其实,当时李光耀夫妇并没要求他这么做,看他自己喜欢,父母就由他去,支持他的决定。

治家如治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教子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