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人在過去3個月內使用非現金付款的方式,網絡銀行占36%、轉帳卡占32%、電子錢包占27%,而信用卡僅占8%。其中電子錢包的使用量提升幅度達4%,遠超網絡銀行、轉帳卡和信用卡。
年輕人推動電子錢包使用量上升 研究表示,電子錢包使用量的持續上升主要是因年輕人群的推動,雖然這份數據的增長持續嚴重傾向城市高收入群體,但是低收入群體的使用量也在增加。
隨著消費者重新轉回實體零售,電子錢包的使用已大幅度地擴展至在櫃檯的消費,幾乎一半的電子錢包用戶在餐飲店和零售店定期地使用電子錢包付款。
最多人用一觸即通 益普索市場研究集團(IPSOS)研究發現,用戶所使用的電子錢包中,一觸即通(Touch & Go)的使用率多達84%,在電子錢包保持著主導地位,餘下依次是馬銀行( MAYBANK,1155,主要板金服)的應用程式MAE(28%)、ShopeePay(21%)、Boost(16%)、GrabPay(16%)、Setel(4%)、支付寶(2%)和Razer Pay(1%)。
隨著電子錢包在更多渠道中的使用量越來越多,這表明了電子錢包正往通用化的方向發展,每個用戶的平均錢包數量有所下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