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昕制图)
作者 黎晓昕
如果说新加坡有个地区,兔子、松鼠和孔雀满街乱跳,蚁粉们知道这是新加坡的什么地方吗?
红蚂蚁从小到大只在卡通片看过这样的情景,想不到最近到乌节路一带跑步减肥时,还真的碰上了这些动物们在那里“齐聚一堂”。
其实,这些都是地名:
“兔子”路(Jalan Arnap)
“蝙蝠”路(Jalan Kelawar)
“孔雀”弯( Lengkok Merak)
如果红蚂蚁生活在1830年代,然后也选择在这几条街上大批出没,说不定现在也有条“红蚂蚁路”。
新加坡地名真的非常丰富有趣,每个地名不仅承载着岛国发展演变的历史,更体现了岛国多元种族的文化特征。“新加坡地名印记”的第一篇,就带大家一起去见识哪些地名源自动物或植物。
(黎晓昕制图)
以动物命名的地点 一、实龙岗(Serangoon)—— 源自鹭鸶或敲锣赶老虎 坊间有一种说法是,实龙岗河本来有许多鹭鸶(Ranggong)栖息,Serangoon是由一种鹭鸶的马来名称“Sa Ranggong”以讹传讹而来”。据说这种鸟类体型小,一身黑白色羽毛,它究竟长什么样子已无从查证。
另一种说法则是,当地居民敲锣打鼓驱赶老虎。马来语“Serang dengan gong”的意思就是“敲锣来吓跑”的意思,说快一些听起来就是“Serangoon”。 实龙岗路最早于1828年出现在地图上,是新加坡最早的马路之一。实龙岗路将实龙岗河、梧槽河与加冷河连接起来,是南下北上的一条必经之路。实龙岗的一端是印度人聚集处,另一端则是潮州人的村落。二战结束后,实龙岗路上段一带成了潮州人和天主教徒的聚居地。
照片摄于实龙岗路上段。20世纪初,新加坡共有六条电车轨道,其中一条连接实龙岗路和加冷路。其他包括直落布兰雅路至吉宝路、丹戎巴葛路至芽笼路、安森路至约翰斯顿码头、勿拉士峇沙路至实龙岗路,以及谐街至登路。(Wordpress)
二、巴弗罗路(Buffalo Road)—— 源自水牛
巴弗罗路就位于我们熟悉的小印度。 小印度早期有个牛只交易场,因此这一带有不少马路的名称都与牛有关。巴弗罗路(Buffalo Road)顾名思义,就是源自英语的Buffalo(水牛)。另外,这里还有加宝路(Kerbau Road)和伦布路(Lembu Road)也与牛只有关。马来语“Kerbau”指的是水牛,Lembu则指的是牛。
牛只和水牛是新加坡最早的交通工具。18至19世纪期间,无论是载人、载货或载水,全都得靠它们。(Roots.sg)
三、惹兰安纳 Jalan Arnap —— 源自兔子
马来话“Arnap”指的是兔子。这个地方就位于乌节路一带格兰芝路(Granges Road)附近。 毗邻的街道都以动物命名:惹兰克拉哇(Jalan Kelawar,“蝙蝠”路)、惹兰都派(Jalan Tupai,“松鼠”路)、麟谷安沙(Lengkok Angsa,“鹅”弯),还有麟谷美叻( Lengkok Merak,“孔雀”弯)等。
估计这一带早期是不少动物们的快乐天堂,毕竟乌节路(英语指的就是“果园”)附近有许多果园,盛产可供动物们大快朵颐的美味果实。
惹兰安纳 (Jalan Arnap)、惹兰克拉哇(Jalan Kelawar)、惹兰都派(Jalan Tupai)、麟谷安沙(Lengkok Angsa)和麟谷美叻( Lengkok Merak)都在毗邻。(Street directory)
以植物命名的地点 一、樟宜(Changi)—— 源自樟宜树
“樟宜”是一种树的名字。这一带早期栽种了大量的樟宜树,其中一棵高达76米的百年樟宜树,成了当时的地标,也成了该地区的名字。
整整一世纪,这棵参天大树都被标注在地图上,直到二战期间,由于担心被日军炮兵用来作为测距的参照物,英军就赶紧把树给砍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