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最高級別的警報,目前只有冠病和小兒麻痹症屬於這個級別。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檔案圖)
譚德塞7月23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透露,世衛組織專家團23日經過多個小時的討論與評估後,仍未能就猴痘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達成共識。但他認為,猴痘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意味著這是一種全球衛生緊急情況。
譚德塞說,目前猴痘疫情在歐洲構成「高風險」,在全球範圍內屬「中度風險」。他有信心現有的工具能夠有效應對,並把疫情控制下來,制止病毒大規模傳播。
今年以來,來自世衛組織所有六個區域的71個成員國已通報1萬4000多起猴痘病例和五起死亡病例。在一些國家的病毒傳播趨於下降的同時,另一些國家的傳播趨勢正在上升。尤其是在猴痘診斷和疫苗不易獲取的國家,使得疫情更難以追蹤與遏制。
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在6月23日召開第一次緊急會議,但當時大部分專家都不建議把猴痘疫情列為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譚德塞透露,上個星期又有六個國家通報首次發現猴痘病例,其中多數感染者仍是男男性行為者。譚德塞認為,這種傳播模式既為實施有針對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提供了機會,但同時構成挑戰,因為在一些國家,這一受影響群體面臨的歧視,正對他們的性命構成威脅。
譚德塞明確指出,對抗猴痘最強大的工具之一是獲取信息。在猴痘疫情中面臨風險的人掌握到的信息越多,就越有能力保護自己。他強調,要控制這一在歷史上被忽視的疾病,須要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但如果無法掌握猴痘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區的流行病學特徵,那就對疫情的干預措施構成重大挑戰。
當前,世衛組織正與其所有區域的受影響社區密切合作。隨著疫情的發展,世衛組織呼籲為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提供更多應對措施。
美國首次發現兒童感染猴痘病例
美國首次發現兒童感染猴痘病例,患者是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名幼童和一名非美國居民嬰兒。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7月22日發布的聲明指,這兩起病例毫無關聯,相信是通過家庭成員染病。兩名病患目前情況良好,正在接受治療。
兒童感染猴痘並不令人意外
CDC高危病原體和病理學副主任麥奎斯頓在一個電話會議上指出,兒童感染猴痘的病例並不令人意外,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種病毒在同性戀、雙性戀和其他男男性交社群以外傳播。
據CDC的資料顯示,美國2891起猴痘確診病例中,99%為男男性行為者,但也有少數女性和跨性別男性感染猴痘。
麥奎斯頓說:「雖然這次疫情目前在特定的社群中蔓延,但我們從一開始就說,可能會在這個社群以外出現猴痘病例。我們須要保持警惕並做好準備應對。」
美國衛生官員指出,他們正在釐清如何使用治療猴痘的抗天花病毒藥物特考韋瑞(Tecovirimat,也稱TPOXX)用於兒童患者身上。
此外,美國白宮說,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是否把猴痘疫情列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白宮冠病疫情協調員賈(Ashish Jha)說:「我們正在研究此事,看通過列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是否有助於加強哪方面的應對措施。」
他還說,政府已經交付了30萬劑猴痘疫苗,並正安排加速從丹麥運送78萬6000劑疫苗,預計這批疫苗將在這兩周陸續運抵。
他指出,目前手頭上的疫苗已足夠為紐約市一半以上符合接種資格的群體,以及華盛頓特區超過70%合格群體施打第一劑疫苗。
文:麥可欣、鄧瑋婷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