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已现八起猴痘病例、世卫拉起警报,卫生部为何不打算全国接种?猴痘“灵魂提问”必看

2022-07-26     缘分     15746

新加坡已现八起猴痘病例、世卫拉起警报,卫生部为何不打算全国接种?猴痘“灵魂提问”必看

新加坡猴痘病例最新消息(截至7月24日)

新增两起猴痘确诊病例,患者分别是46岁的爱沙尼亚籍男子,以及26岁的新加坡男子。两起病例情况稳定,跟之前的猴痘病例没有关联。

爱沙尼亚籍男子属于输入病例,他是于7月21日从伦敦飞抵新加坡,24日确诊。他在23日求诊,同日送入国家传染病中心。

26岁的新加坡男子则属于本土病例,他于7月24日确诊。他的下体和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红疹,当天送入国家传染病中心。

猴痘累计病例共8起。

猴痘属于自限性疾病(Self-limiting),益处不高于风险,卫生部因此不打算让全国接种猴痘疫苗,但将密切关注猴痘的情况。

新加坡已现八起猴痘病例、世卫拉起警报,卫生部为何不打算全国接种?猴痘“灵魂提问”必看

(路透社)

卫生部长王乙康于7月25日在面簿贴文说,新加坡至今通报八起猴痘病例,包括各四起输入和本土病例,这些确诊病例已即刻隔离,但没有证据显示猴痘在社区通过人际传播。

他说,卫生部也让与猴痘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隔离长达21天,低风险的接触者则通过电话追踪。

他说,每起病例有约三四名密切接触者,不像冠病确诊者一般会发出多达20个隔离通知。

所谓自限性疾病,是指确诊者一般在两到三周内自行康复。

世卫为猴痘发最高警报

谭德塞考量五因素

新加坡已现八起猴痘病例、世卫拉起警报,卫生部为何不打算全国接种?猴痘“灵魂提问”必看

(路透社)

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21日开会讨论及评估是否应宣布猴痘为影响全球的紧急事件,但仍无法达成共识。委员会有九人反对、六人赞成。这也是世卫组织首次在专家委员会无法达成一致及没有发出劝告的情况下,就由总干事自行决定宣布的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球猴痘病例不到一个月就从3000多起,增至超过1万6000起,涉及的国家及地区也从47个增至75个,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这显示疫情正迅速蔓延,因此决定就猴痘疫情发布世卫最高级别的警报,以加强全球合作,遏制疫情扩散。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做出这一决定,是考虑到猴痘疫情的蔓延速度,以及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考量的五个因素。

第一,各国提供的信息显示,猴痘病毒已迅速蔓延到许多以前从没出现过病例的国家。

第二,猴痘疫情已满足《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项标准。

第三,专家委员会虽未达成共识,但已为总干事的决定提供支撑。

第四,有关猴痘的科学原则、证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目前还不充分,尚有许多未知数

第五,猴痘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可能形成国际传播,对国际通行也有潜在干扰。

QUESTION 关于“猴痘”的灵魂提问

01 既然猴痘传播风险目前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高危男性群体(例如男男性行为者),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还把猴痘疫情列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指出,世卫曾被指责没有更早针对冠病提高警戒,针对流感却又太早发布警报,因此这次宁可谨慎行事。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说,这个决定相当具争议性,因为专家团显然没有达成共识。不过他也指出:“虽然这个策略有点冒险,但这样就能调动更多资源,协助发展中国家启动猴痘疫苗的生产工作,而不用依赖高收入国家的大型制药公司。”

02 新加坡至今已发现六起猴痘病例,我是不是该感到担心?

专家指出,猴痘的传染率没有冠病高,在社区传播开来的可能性很低,公众不必过度担心。

03 猴痘是怎么传染的?

猴痘是由啮齿动物传给人类的自限性疾病,确诊者一般在两到三周内自行康复。

当人类被受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或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粘膜,都有可能感染猴痘。人际传播主要通过长时间接触确诊者的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确诊者的血液或体液。

04 我可以在新加坡接种猴痘疫苗作为防范吗?

至今还没有针对猴痘的特定疫苗或安全的治疗方法。用于预防和治疗猴痘的疫苗及抗病毒药物,目前仍在研发中。

虽然天花疫苗预防猴痘的有效率高达85%,一些欧美国家也开始采用天花疫苗来遏制猴痘疫情,但卫生部不建议新加坡人为了旅游而接种天花疫苗,因为接种后可能产生严重副作用。

05 我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

严格保持个人卫生,如厕后或弄脏手时,一定要勤洗手。从国外返新者,尤其是受猴痘疫情影响的地区,若在回国后的三个星期内突然发高烧、出疹或淋巴结肿大,应立即求医,并向医生通报近期的旅游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